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子
九峰
  九峰

  戏中的伶人,演的是戏,唱的是戏,戏里戏外,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上了场,这生的大幕就拉开了。舞美灯下,锦瑟年华,鲜衣怒马,油墨重彩之前,是一片叫好而显得高亢。舞台之下,油墨重彩之后,则是一张素颜,平凡而有些苦涩。独脚戏是孤独的,不得不想尽浑身解数;有个配戏总是好的,不过,结局好坏,还重要吗?这世间的种种必将成空,伶人的心,因为观众的雀跃,唱戏、身段才有了价值。不然,今生今世,只是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观丑寻乐之间,伶人如此,矮子戏更是如此。它时常出现在一些小人物的表演中,演的戏也非大戏,可一旦开演,赢得的掌声和肯定定是最强烈的。佝偻的肢体生理特征,借着兴奋的动力,移挪按捺,引得观众逗笑联翩。从徐旭峰的一套《戏子系列》作品中,不论是画面形体上还是心理上,他的作品吸引着我,感动着我。当我第一次阅读他的作品,便使我立马想到了歌剧《弄臣》。弄臣是西方古代宫廷中以插科打诨来消解国王烦闷的人物(未必是正式的职衔),常由侏儒担任。虽然身份卑下,但弄臣为帝王所宠幸狎玩之臣,往往是宫廷中唯一享有言论自由的人,文学、传说中他们常被塑造成“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讽谏者。为了某些目的,其本身的行为就是“一场戏”。

  作为第三方的摄入,我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矮子戏角色的光鲜亮丽,纹饰各色,细腻渲染的戏服透露着“他”(戏子)的甜腻华美;而那些道具,黑框眼镜、熊熊帽、鸟笼、耳钉等,既与观众产生了互动,又将相互的距离拉近了,显得更现实。与作者的长期交流中,发现他的这套作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作品更显得甜腻,有些哗众取宠;第二阶段的作品摒弃了很多符号性元素,更加强调该角色的内心描写,形象上更为现实;第三阶段的作品将会把角色拉回现实,某些怪诞的行为更强调角色的心理特征和对现实“小人物”角色的思考。

  学“矮子功”的人是辛苦的,每天一练就是四个小时,师傅会要求学生头顶一个装满水的陶瓷罐,在两胳膊下还要夹两只熟鸡蛋,如果身体不稳,水就会洒出来,鸡蛋也会掉。除了这些,还要蹲着步行数公里。这些过程就像一段人生,苦涩、欢笑、迷茫。人生本如戏,每个人都是如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寄友人
老伴和她的山东老乡
生命不老
换约的最后努力 (上)
戏子
戏子系列之一
后方医院得历练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戏子 2012-11-10 2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