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理发时间我总是会到小区门口那家叫做添姿的理发店,现在算算自从搬迁到这个小区差不多有十五年,从第一次去这个小店到现在也就是十五年,除了出国不能去理那么一两次外,这十五年的理发这件事就在这个小理发店完成,用妻子的话说,这个理发店的女理发师有点像是我的专职理发师。其实应该说是这个理发店的理发师都可能成为我的“专职”理发师。十五年来培养了许多女理发师,只要她们敢为我理发一定是经过了她们师傅的考试,所以无所谓选择哪一个为我理发了。
记得十五年前搬到现在居住的小区,这个理发店门面不是很大,理发师人数也不是很多,都是女性。我对理发没什么要求,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可以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去,坐上座位给我理发的是个女的,女理发师先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觉得蛮有趣,因为对理发这件事我很马虎的,从来也没有提过什么要求。以前去理发店叫做去剃头店,目的就是把长头发修剪理短就可以了。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理得短一点,自然一点。没多久镜子里的我头发短了,还非常自然,这个自然就是看不出是理过的那种感觉。
以后只要想理发一定是这个店。9年前听说门口的这些建筑拆迁,问女理发师以后准备搬迁到哪里,她告诉我还是在这附近,原来她的许多老客户都希望她能够留在这附近,大家已经习惯她的认真和敬业。没多久她的理发店又在国和路开业,楼上楼下面积比以前大了许多,还是叫添姿理发,还是做普通的理发,也还与时俱进增加了美容减肥的项目。当然在聊天中得知这个理发店的老板娘是四川人,二十年前来上海创业,在上海结婚生孩子,就一直做理发成为一个新上海人。她曾经参加香港一个国际美容公司的培训,为以后的发展作准备。
虽然现在美发美容店比米店还多,地方也很大,可真正会理发的可能不多,特别是能够用刮胡子刀刮胡子的更少。众所周知,各种各样的服务内容在不断增加,这些内容就是一个目的:加钱。而家门前的这个小理发店不会。印象中去那里理发的大多数是男性。这样一个小理发店能够坚持二十年平民化理发很难得,而我能够在一个理发店坚持十五年也似乎难以想象。这个时代变化太快,遇到生活中那些有所不变的,总是充满感慨与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