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如鱼得水的日子里
任大星
  任大星

  1953年9月,我从杭州奉调到少年儿童出版社,被分配在《少年文艺》编辑部工作,从此走上了专业的儿童文学工作岗位,开始了我终身热爱的美好事业。进了出版社,我很快意识到,我的岗位工作和我的业余爱好,在学习进修方面已经完全结合成为一体。我醉心于新的岗位工作,就像醉心于文学创作一样。

  我作为一个青年文学写作者,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编辑人员,非得刻苦学习不可。进了出版社,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成效、也最令人着迷的学习,使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增长了才干和知识。出版社的资料室规模虽小,收藏的图书却相当丰富,各种门类的读物,特别是有关少年儿童的读物,应有尽有,使我在阅读中大开了眼界。

  《少年文艺》编辑部人手很少,因而晚上也得经常加班。好在我当时还是一个单身汉,就住在出版社作为集体宿舍的一间小阁楼里,可以夜以继日地工作和学习,丝毫也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我还见缝插针地坚持着写了一部中篇儿童小说,在北京的一家大型出版社顺利出版了。

  此外,在我身边,竟有那么多学有专长的好老师。陈伯吹、包蕾、李楚城、任溶溶、李俍民、黄衣青、方轶群、赵蓝天等等,都是我在书报上经常见到的名字和心仪已久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或儿童画画家。如今他们都成了我的同事或领导,天天见面,一起工作和开会,这使我仿佛身处在一个难以相信的美梦中。当年10月上旬,我的弟弟,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刚崭露头角的任大霖,也从杭州奉调到了少年儿童出版社,使我们成了“兄弟+同事”。

  社长郭云同志是一位革命老干部,为人平易近人,脸上时时带着笑容。整个出版社当时还只有四十几位职工,全社大会就在社长室兼经理室里召开。当时出版社的房子就是一栋漂亮的三层楼花园洋房,屋前长方形的草坪很大,不小于好几亩地,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从会客室向花园望去,仿佛置身在一幅十分优美的风景油画中。

  每天上、下午工间休息时,全体职工就在大草坪上一起做广播操;中午,职工们都忙着抢打康乐球、乒乓球或玩桥牌游戏,文体活动开展得非常活跃。附近电影院如若放映好电影,工会干部就让我们事先登记购票。遇上节假日晚上,还在饭厅里举行联欢舞会,使我从一个门外汉渐渐学会了跳舞。可以说,业余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很有一点大家庭式的温馨气氛。

  岁月匆匆,从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社到现在,已有60个年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建社初期的情景,无论是工作、学习、业余创作和生活等等,都使我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成了我永世难忘的美好回忆!

  小读者们的拥戴和他们眼中的校园给作者灵感,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第7届冬令热线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跨年评点
   第B03版:财经/跨年评点
   第B04版:财经/跨年评点
   第B05版:财经/跨年评点
   第B06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话题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先锋小钱
重新做人
勾魂摄魄的《魂之歌》
奥希金斯大街的“智利之夜”
车上看风景
在如鱼得水的日子里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在如鱼得水的日子里 2012-12-29 2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