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工与柴火
王春鸣
  王春鸣

  学弟从台湾交流回来,他给我们分发纪念品的时候讲到台湾同胞对食物的虔敬,和他们的食物的两个关键词:手工和有机。他是85后,他说不理解。尤其是朋友驱车带他走两个多小时,排队一个多小时,去喝一家据说很有名的奶茶。他说,就是奶茶味啊!

  手工和有机也许对新一代来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名词,但是对于我们这些70后来说,它们是动词,令人忧伤地保存着童年的模样。

  适逢导师从美国访学回来,他给我们看美国生活的照片,有一张是瓦尔登湖,那湖水果然清澈得跟梭罗写得一样,天空也是,导师说这天空蓝得像老家一样。说得颇有几分惆怅。

  从有机和手工,又讲到柴火。湖南来的学妹说她们那里的饭馆都流行柴火饭柴火菜。这是一个概念,谁吃得出柴火的味道?导师说,我就能吃出来!我笑,是的,有老家的人都吃得出来。

  而这柴火饭作为生意经,肯定也是有老家的人想出来的。所谓舌尖上的中国,更确切地说,不就是味蕾上的一种乡愁吗?我还记得南通有个门庭若市的饭店叫老南通。客人们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摞摞杂木劈柴,然后是厨房的后部,与一般的饭店对厨房讳莫如深相反,它的厨房是用透明玻璃作墙壁的,然后,你会看见一眼眼四方的炉灶,正熊熊地燃烧着,果真是木头是柴火,茄子烧扁豆,丝瓜毛豆,咸菜豆瓣汤,还有招牌的大灶鹅,冒出扑鼻的香气,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吃不出柴火味道的。作为一道燃烧了几千年,然而终于在现代社会渐渐熄灭的光芒,它早已疏离了年轻一代的日常生活。

  手工也是,在过去的年代,它饱含的深意是生活的艰辛和劳作,又哪里是拿出来炫耀的资本呢?

  在今天,崇尚手工似乎有一种对技术主义的反驳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在里面。

  还好,商人们的运作使手工和柴火显得不那么郑重,否则,这返璞归真就暗含了一种对时代的讽喻在里面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冬至三曲
冷火里爆出热栗子
后海荷花张伯驹
家园
手工与柴火
登高清风阁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手工与柴火 2013-01-12 2 2013年01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