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周小燕艺术人生为原型创作的歌剧昨合成连排
《燕子之歌》下月“唱响”申城
杨建国
  以音乐家周小燕教授艺术人生为原型的中国歌剧《燕子之歌》,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分段排练,昨晚在上海歌剧院完成了首次合成连排。该剧将于3月16、17日在文化广场举行上海首演后,5月上旬将赴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虽然连排采用钢琴伴奏,但记者在现场依然深受感染。全剧选取了周小燕艺术人生的几个片段,塑造了这位歌唱家、教育家平凡而又可爱可敬的生动形象,音乐流畅优美,几位年轻的主演也有相当不错的发挥。

  创作波折多

  《燕子之歌》的创作筹备过程波折颇多。去年初,记者就看到了该剧最初的剧本。担任策划和编剧的魏松和韩适都是周小燕教授的学生,尽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但由于两人都是第一次涉足创作,所以剧本存在着较大缺陷。虽然并不被同行看好,魏松却认为:“周小燕教授是当今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众多华人歌唱家的老师,她虽然年近百岁,却依然满腔热情地活跃在声乐教育和歌剧领域。她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歌颂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而歌剧是最适合表现的艺术形式。”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上海歌剧院组织人马对剧本多次讨论修改,邀请作曲家奚其明谱曲,世博会会歌词作者甘世佳作词,并组成了由刘恋和熊郁菲扮演老年周小燕,张慧勇和吴睿睿扮演青年周小燕的主演团队。

  内涵挖掘深

  记者在昨晚的连排中发现,四幕十三场的《燕子之歌》,尽管只有“生日”“求学”“任教”“使命”四个舞台场景,角色却多达3o多个。每个场景虽是周小燕艺术人生的一个片段,但戏剧内涵的挖掘非常充分,转换得也十分流畅。如周小燕在巴黎求学一幕,选取的是酒吧场景,她与犹太学生的相识、救援,与盖世太保的周旋、抗争,与同遭敌寇铁蹄践踏的外国学生的友情等,细腻深刻地刻画了她的性格转变过程,众多的周折也合情合理地解释了促使青年周小燕放弃舒适待遇决意归国原因。第三幕“任教”也并非平铺直叙地讲述她的教学经历,而是选取“文革”中她在家担惊受怕地教学生聆听西方经典歌剧的真实素材,她与丈夫张骏祥的情感细节、她在与学生相处中流露的幽默和睿智,都让人心生敬意。

  音乐巧“混搭”

  全剧的音乐虽为原创,但奚其明巧妙地运用经典歌剧的素材融入部分唱段,听来显得“混搭”。奚其明还为青年周小燕和老年周小燕设置了优美高雅的咏叹调。强化周小燕性格的主题曲《燕子之歌》将通过独唱、重唱和合唱等形式贯串全剧,甚至作为幕间曲构成戏剧发展的衔接,几遍下来,就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据导演方红林介绍,该剧的音乐目前已全部完成,作曲家潘国醒已开始为管弦乐队进行编曲,舞美也正在根据文化广场的三道舞台转盘定制。资深记者 杨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法治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专版
   第A17版:长三角/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燕子之歌》下月“唱响”申城
台湾歌手潘安邦昨病逝
音乐伉俪倡敬老听众阖家聆经典
画家与观众昨“穿越”对话
顾文彬孙守之展花鸟画
丹麦《诱惑者日记》本月“翻开”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5《燕子之歌》下月“唱响”申城 2013-02-04 2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