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调查显示,对于您所在的城市是否存在着“打车难”现象这一问题,46.9%的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否认者为43.8%,还有9.2%的人表示“不清楚”。哪些城市的打车难问题最突出呢?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当仁不让”地排在了前两位;列第三位的是被老百姓吐槽为“人美,景色美,但是人很多,打车很困难,下午4点左右打车更是难上加难”的杭州;排在第四位的深圳也是一线城市;于2011年4月30日开始实施“出租车错时交接班”的南京也跻身了“打车难”城市排行榜的前五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公共服务蓝皮书》执行主编钟君则从另外三个方面分析了打车难的原因。“第一,绝对供给不足,住建部要求每万人有二十辆出租车,现在北京有三十多辆,上海有二十二辆,广州有三十多辆,都是超过这个标准的,但是很多城市只有十辆左右,并不符合这个要求,绝对数量少,所以打车难。第二是相对供给问题,现在有一个怪现象,北京出租车的空驶率是40%,但还是有那么多人打不到车,车找不到人,人找不到车,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是最重要的根源性问题,即利益供给不平衡,出租车司机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又包含三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即出租车的份钱过高导致司机没有动力、交通拥堵时间段太多导致时间成本过高、恶劣天气频率越来越高导致出租车出车风险越来越大。”
在钟君看来,“打车难”这个城市流行病也是可以治愈的,他开出了几个“药方”——
增加出租车数量;通过技术、科技、GPS定位、智能手机系统等方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真正贯彻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当降低份钱,按照运营时间或运营区域的不同,适当提高出租车运价,从而降低时间成本,改善司机挣不到钱的状况,并设立专门的出租车保险,降低恶劣天气出租车司机的出车风险。
《小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