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高等教育桥梁
大学预科亦称大学基础课程,属大学前的预备教育,一般为一年,它是西方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从基础教育顺利接轨高等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昨天由中国教育杂志社、上海进贤教育投资管理公司主办的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表示,有必要在正式通往大学前,让学生预先接受一些大学的“基础课程”、“桥梁课程”。
浦东新区职业专家指导团团长经晓峰说,最近刚对本市一所高校的3700名新生做了心理普查,结果发现有59人存在着重度抑郁倾向。大学生焦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对学业的迷茫。因为,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是在被灌输知识,而进入大学后则是要在教授的指导下去探究知识。如果能有个预备课程作为桥梁,就会使学生们学得轻松许多。
预科毕业还可选择
国外许多大学为了能让海外学生熟悉本国的大学教育环境和方式,特别是过好授课语言关,都会让学业基础或语言不够扎实的留学生先读预科。其实,早在现代大学制度引入我国,直至“文革”之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本部设有预科班,招收的是高中未毕业的学生,让他们先在预科里既学习高中课程,又学习一些大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当然,学生在高考时仍可再做大学与专业的重新选择。
上海富民专修学院院长朱君玉在会上透露,该校将在本市率先开设一项“1+2+2”的学制课程,即与美国西雅图学院、华盛顿大学联合举办国内紧缺的“飞机修理师”本科专业,专门招收初中毕业生。第一学段是在国内学习一年的大学预科课程,后四年的两个学段分别是到国外接受高职和本科教育,而且,每个学段都可以获得相关的毕业证书。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