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禁区创造救援奇迹
——在珠峰8650米成功实施高山救援纪实
陈天湖 王昀加
  5月17日,中国商业登山队A组的7名成员成功登顶珠峰。然而在下撤过程中,来自浙江丽水的夏剑峰不幸突发脑水肿症状。紧要关头,一场在“生命禁区”的大规模救援迅速展开。 

  命悬一线 

  夏剑峰下撤到8650米时,正在珠峰大本营指挥登山活动的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察觉了异常。在报话机通话中夏剑峰的情绪“特别激动”。具有多年登山和指挥经验的尼玛次仁意识到,夏剑峰可能出现脑水肿。他要求A组立刻增援一名机动向导,和夏剑峰原来的两名高山向导一起协助他下撤。

  脑水肿是登山运动中最危险的“杀手”之一。它属于急性高山病的一种,由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引发,患者一开始出现兴奋、激动、烦躁等轻微症状,接着神志不清、行为异常,进一步加重会陷入昏迷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不久,夏剑峰的神志开始模糊,不听从向导的指挥和协助,试图摘掉手套和氧气面罩,大喊着“我已经死过好几次了”,并想从山上跳下。

  创造奇迹

  尼玛次仁迅速从海拔8400米的突击营地等调集高山向导驰援。从突击营地紧急出发的8名高山向导携带氧气、保暖设备和药物,在海拔8500米处见到了夏剑峰。救援队将夏剑峰包裹进羽绒睡袋保暖,并采取抬运下撤的方式救援。走了整整12个小时终于抵达营地。 

  进入营地后,夏剑峰处于昏迷状态,大小便失禁,呼吸一度衰竭。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抢救,奇迹出现了:18日早晨,他恢复了意识。在救援人员的协助下,夏剑峰一路顺利下撤,20日平安抵达拉萨,在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 

  在A组成功登顶并亲历救援过程的山友黄怒波告诉记者,为了配合援救夏剑峰,B组人员放弃近在咫尺的登顶,及时返回突击营地,提供了足够的高山向导和氧气储备,为救援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们为此次救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很多人都是哭着下山的。” 

  对于因为救援而放弃登顶的B组山友,夏剑峰说,自己很感恩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十分内疚:“为了救援而导致他们的梦想破灭,自己非常过意不去。”救援成功后,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发来祝贺信息,对救援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据新华社(陈天湖  王昀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人才专版/留学招生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10版:招生移民/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铁饭碗”会不会变成“瓷饭碗”
恶意欠薪八千元可判刑
谁在品尝电视“平民盛宴”
校长下跪流泪劝学生读书
生命禁区创造救援奇迹
广告
公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2生命禁区创造救援奇迹 2013-05-22 2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