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来为公共健身器材“疗伤”?
吴小龙
  吴小龙

  随着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社区普及了公共健身器材,让居民享受“出了家门口就是健身房”美好生活。但常来运动的居民却发现,有一些器材经历风吹雨打锈迹斑斑,或遭人毒手“缺胳膊少腿”,早该“疗伤”的公共设备仍旧超龄“服役”。“有人建、无人管、隐患多”,已成为城区公共健身区的通病。这占用了公共资源不说,还埋下了安全隐患。

  有媒体报道,去年四月,安徽萧县一名男子在进行单杠锻炼时,因单杠两侧立柱顶部固定装置断裂脱落,导致他从单杠上掉落在地而摔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在为身亡的男子深感痛惜的同时,一个问题值得反思:公共健身设施怎能只建不养?

  据了解,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多为捐赠,也有小区开发投资建设的配套设施,后期实行“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还没有把室外器材维修管理列入专项预算,管理部门与使用单位分离及管护缺失,致使健身器材“放羊”。长此以往,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利用体育设施健身不成反伤身,甚至危及使用者生命安全。

  防止健身器材变“伤身凶器”,加强属地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全社会共同监督是解决之道。如何加强属地管理,合肥市已先行一步:“从体彩公益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建立档案库,请‘管家’来管理。”体育局已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专业公司对全市城区室外健身器材进行维修、维护。档案库建立之后,将由该专业公司负责对全市范围内的室外健身设施进行巡检。合肥市的做法,无疑值得肯定和倡导。

  当然,安全使用室外健身器材,还需要使用者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并且,多留心看看,对一些恶意破坏行为进行监督,发现器材破损后,应及时和小区物业或者街道联系,然后由物业或街道将器材破损情况反馈给体育局或器材生产厂商。只要补救措施到位,伤人致死的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苏州人的晚餐
智慧快餐
水土不服的小彦彦
《我和徐家汇的故事》征文启事
在滨江公园立叶宗行像
今宵灯谜
谁来为公共健身器材“疗伤”?
向着理想 逆光飞翔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谁来为公共健身器材“疗伤”? 2013-07-14 2 2013年07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