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上海已经试点将“会考”成绩用于高招。目前,上海的高职大专自主招生,已经直接采用学业考成绩,作为新生选拔录取依据。但全市报考高职高专的考生只有五六千人,仅占上海高考考生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上海鼓励本科高校甚至名校在自主招生中也参考应用学业考成绩。
据了解,上海未来将完善“会考”制度,具体做法是:将高三进行的4门学业考提前至高中第5学期完成,寒假前结束最后一门考试。同时,采用“加试题”的方式,增加学业考的区分度。“加试题”的命题不仅考察高中学业水平,更符合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由学生自主选择做与不做。如果“加试题”部分为高校认可,并经教育部批准,将来,诸如复旦“千分考”、“华约”、“北约”之类的名校笔试环节,将被“会考”成绩取代。
据悉,“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启动高考改革,而上海的这套改革方案,与教育部不谋而合,如果上海先行先试成功,将为全国高考改革做出典范。有关负责人表示,学业考改革的路径基本是:先在少数学业考科目中设加试题,再在所有10门科目中设加试题;之后所有科目均分层分级命题和出卷,各分级成绩供各级各类高校使用,条件成熟时,可以替代高考职能。
又讯 为期两天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昨天在上海海关学院闭幕。会议传出信息,今后,本市高等教育还将从规划引导、质量提升和评介提效三个方面推动管理方式改革,作为促进本市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同时,将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市委副书记李希、副市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