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工业设计是作为文化创意的分支,与时尚等产业并列存在着的。然而,工业设计关注的是实体经济,与各产业紧密联系而直接作用于产品转型的。因此我认为工业设计应该充分走向大设计概念,并从文化创意产业中独立形成工业设计产业,直接服务于我国制造业,其中具体包括两大内容:产业升级转型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
作为一个有一定资历的工业设计师,我想谈谈目前工业设计在推动以上两大工作中遇到的三大困难:创新风险、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风险。
首先,创新是有风险的。普遍而言,10%-20%的创新是可以最终落地的。而抄袭和复制是容易的,因为大家只抄袭成功的。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的毛利率只有5%-10%,因此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不敢也没有这个能力来承担创新的风险。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是建立怎样的一个机制让社会、政府来承担这种创新风险,或者将创新风险分摊到各个环节中。因此,首先在创新风险上,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第二,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停留在概念阶段,虽然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法,但执行力不够,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来执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太高,一般的企业不愿意做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的理解是创新的利益分配。目前而言,创新创造的利益是分配不均的,在整条产业链中往往是生产企业获利,创新设计公司或机构的获利回报是按劳动力计算的,没有形成一个创新投入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我认为这种利益分配的设计方式是与知识产权挂钩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创新设计是高回报产业”的平台来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
最后是人才风险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对于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的不完整,目前许多创新设计企业承担了设计人才再培养的责任。然而通过3-5年的培养人才进入黄金期后,由于目前的创新设计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大部分的人才都会流失到外资或合资企业。这种人才流失的风险成本是巨大的,有没有方法去保证人才培训的回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三个问题,亟需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尽快拿出有效有力的解决举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