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强降雨已经过了3天,为何城区多处道路还不能通车?我们一路蹚水,水位还在膝盖处,许多一楼民房还泡在水里。水退不下去,到底是什么原因?
毛宏芳:岂止淹在膝盖处!城区有很多地方至今还有深达腰部以上的积水。两天时间,老天爷差不多把68个西湖的水倒到我们余姚头上,台风倒潮、冷空气、大潮汛“三碰头”,而余姚地理位置像是锅底,下游潮位高,积水出不去,上游还不断有水来,真是百年一遇。这确实不是通过人为努力、科学调度能马上解决的问题。
记者:有传言称,上游水库在下雨时开闸放水,导致城区被淹严重,是这样吗?
毛宏芳:这不是事实。上游的四明山水库总容量1.2亿立方米,在台风来临前蓄水4000万立方米,约三分之一。实际上台风降雨期间我们一直就没有放水,只是到雨停后略微放了一点。
记者:有人质疑,你们在应对这次强风暴雨过程当中反应迟钝。
毛宏芳:我用事实说话。这次台风很诡异,风很小,登陆之前雨量并不大。可在台风登陆福建后,我们并没有掉以轻心。我们在卫星云图上发现余姚一带的积雨云特别多,在第一时间,也就是7日早晨8时,还没有那么大的雨量的时候,我们就把二级响应改为一级响应。全市各级干部全部到岗,投入救灾一线。全市6万多名党员,我们要求每人都要发挥作用,他们要联系千家万户,发动群众自救,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记者:有群众反映,暴雨初期的政府信息发布滞后,为什么?
毛宏芳:这次暴雨来得突然,台风登陆后集中雨量大,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抢救广播、电视台等传播渠道,但水势太猛,一些设备进水,强行开机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由于电台、电视台瘫痪,我们只能借助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受灾情况、避灾指南等。但受电力设备等故障影响,许多通信设备被迫中断,一些群众未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
据新华社余姚10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