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某寺院的素斋馆吃饭,满桌的素斋色靓香浓味美,算是长了见识了。素酱鸭啦、素虾仁啦、素烤鸡啦……居然还有素脆鳝,大多数都从豆制品、面筋和山药、荸荠、茭白等变异烹调而得,唯素脆鳝由香菇制作而成,盘聚成塔形,真能以假乱真。吃了这些炒炒爆爆,要上大菜了,居然上的是形肖神似的素蹄髈,浓油赤酱的蹄髈衬卧在生青碧绿的菜心上,一下在餐桌上成了主角。
同席诸君暂不下箸,都在猜度,这素蹄髈究竟是哪种素材料制作而成?有人说,多半由冬瓜精心烹调的吧,看着像红烧蹄髈,一搛一尝,竟然是酥香入味的冬瓜呢;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若是冬瓜制作,何以盘子里卧着的蹄髈分明见着了一根腿骨呢?很像周庄的万三蹄,腿骨一抽,酥透了的肉便次第剥离。都一时猜不透是何原料制作,就说,尝后就知端倪。于是纷纷下箸,一下便把一只蹄髈给瓜分了。及至吃到嘴里,方知仍不脱面筋窠臼,是经过油汆和酱脍的面筋,皱皱的皮倒像是走过油的肉皮,很可口,最绝的是蹄髈的腿骨居然是一支茭白,经过汤汁的浸润,清香入味。这时一旁的厨子主动向我们介绍起了这道菜的制作秘笈——
原来,素蹄髈制作并不复杂,关键是原材料要选择得好,面筋最好是自己洗出来的,现洗现用——用高筋面粉和水(水中溶少量盐)揉成面团,放置一小时左右,不断用清水汏洗,直到乳白色的水渐渐变清,淀粉析得差不多,留下就是面筋了,茭白当然最好是时令的无锡茭白,嫩糯香且形态丰腴而颀长。将面筋一层层缠绕在剥尽的茭白上,家常制作不必缠绕得很多,可以分别缠绕在多支茭白上,就成了若干小蹄髈,然后就投入油锅内用文火慢慢炸爆,炸至略显金黄便可取出,油锅内的油倒出后,用酱油白糖(冰糖更佳)和其他调料合制卤汁,甫成,将素蹄髈码入锅内,稍作烹烩即可。待素蹄髈装盘于菜心之上,再将卤汁浇在上面,一盘好看中吃的素蹄髈就大功告成啦。
厨师如此一介绍,我们都频频称道,原来这道素蹄髈还这么简单,除了洗面筋要些功夫,其余都不复杂,在家里也可为之。于是作为吃货的我,没几天后就尝试了一次,根据素斋馆厨师的烹调程序如法炮制,还算顺当,只是洗面筋有点烦琐,浪费又多,寻思日后就去菜场买现成的生麸便了。当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素蹄髈端上餐桌,一下获得了对肉类食品有些畏惧的亲人们一片赞叹,都说,不是肉类的“肉食品”——素蹄髈当可杀了吃蹄髈的馋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