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摸索一边实践
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建立,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创新之举,是解决新闻界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新闻战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
对这个新生事物,5个试点省市没有现成的工作模式可以参考。他们在中宣部和中国记协的具体指导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边实践边总结,逐步细化完善在举报查处、案例评议、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据介绍,各试点省市组建的新闻道德委员会,除少部分来自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外,还聘请质检、食品、农业、环保、教育、公安、金融、法律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委员。
针对举报查处工作,上海对受理、调查、核实、质询、表决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同时细化责任追究制度,对预警谈话、问责整改、停职检查、记过处分以致撤职开除、移交司法等,都制订出细则和标准,方便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执行。
集中精力有的放矢
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这些新闻界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根据举报线索,积极展开调查,目前已联合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
湖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刚刚成立时,接到一名社会监督员举报,反映当地一家都市类媒体刊发的《黄石一条疯狗连咬9人,主人两度报警未见民警出警》报道与事实不符。湖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调查核实后,发现记者没有到事发现场,也没有当面采访目击者和警方,仅凭电话询问就形成了报道。最终,这家报社的负责人向相关人员做出道歉,记者被通报批评,调离了采编岗位。
在浙江,88901234的举报热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熟知。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的3个多月,这个举报热线电话已经响起了近600次,浙江省道德委相关案件的核查办结率达到90%。
疏堵结合积极引导
加强新闻行业自律,不仅仅要堵,也要疏。不仅治理和惩戒,更要教育和引导。召开典型案例评议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形式。
今年6月4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称“一对中年夫妇当众殴打一位七旬老太,交警和清洁工以及过路行人都没有上前劝阻”。视频被当地一家新闻网站转载后,又被当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报道,引发市民热议。后经公安部门查实,媒体所报道的情况与实际不符。
8月23日,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和当地6家新闻媒体负责人召开省道德委首次评议会,对有关媒体根据一段“当街殴打老人”的视频进行不实报道一事开展剖析评议。
评议会上,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委员们围绕“传统媒体如何对待网络信源”等展开评议。大家一致认为,对待网络信源,传统媒体必须多方核实,完整准确地还原事件真相,切实发挥好把关职责。传统媒体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不能被网民情绪所左右,擅自夸大或强化不当内容,误导受众。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将评议会内容及评议意见以专报形式发放到全省新闻媒体,以教育警示全省新闻采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