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余光中精神矍铄,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论坛里,他言谈流利且幽默风趣。对众多观众来说,《乡愁》是最为熟悉的作品,他也提到了这篇绕不开的诗作:“《乡愁》是一张名片,它太大了,以至于遮住了我的脸。我很多诗跟《乡愁》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人想认识我,喜欢诗的话,可以把这首诗暂时忘掉。”
谈到诗歌的当代创作,余光中风趣地以史上的大作家为例,认为除了经历战乱的浪子,“宅男”同样都能写出好作品,引来场内笑声。“没有遭遇战争也不见得就很平凡,其实所谓的‘宅男’也能够成大事业,像哲学家康德和叔本华他们没有什么旅游的经验,他们照样思想很发达,还有那个逃不出迷宫的卡夫卡也是这样。‘宅男’也好‘浪子’也好,都是在写诗。”
主持人石川问余光中,平时用什么工具写作?余光中回答,他从来没有上过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初稿就是定稿。“我用英文写论文,用打字机。可是要写抒情的东西,写诗或者骂人,都要用母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