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鲜花、没有鞭炮,上海报业集团的挂牌仪式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堪称简短简朴。但2013年10月28日,注定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的重要一笔。
昨天下午,上海报业集团挂牌成立,其规模位居全国报业前列,由申城两大报业集团联手打造而成。在近代报业发祥地上海,此次“大调整、小改革”的报业集团整合新模式再度领全国之先,未来的上海报业集团路向何方?这成为挂牌后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刚打雷就下雨”
既快速果断又深思熟虑
昨天,徐家汇中金国际广场,新华传媒所在的办公楼,道路两侧摆放了上海报业集团揭牌仪式的彩旗,上面印有“2013年10月28日”的字样,时间仿佛被定格在这一刻。来自媒体、政府部门的上百名相关人员早早来到仪式现场,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对于上海报业集团组建速度之快,有人用“刚听到打雷,就看到下雨”来形容,因为从启动到最后决策,不过40余天。出任“掌门人”的上海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裘新透露,自己也是在一个多月前,才接到通知参与上海报业改革方案的筹划。
裘新认为,上海报业集团的成立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从听取意见到酝酿,从决策到挂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既是一个快速果断的决定,也是适应报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结果。”
三报添“社”字
让听得到枪声的人有决定权
在揭牌仪式结束后,人们纷纷在揭开“红盖头”的上海报业集团新牌子下合影留念,人群久久不散。原先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则随之“翻牌”,退出历史舞台。老员工们这几天纷纷赶在旧牌摘下前留影,“辞旧迎新”。令人关注的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恢复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三张报纸的独立法人建制。
“从字面上看,三报都将添上一个‘社’字,但一字之差,意味着报纸将真正成为责任主体,实现事权、财权、人权的统一。”裘新表示,对于引领“三驾马车”的“火车头”,报业集团应该承担战略的发展规划、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报业资源的统筹等职责;集团不会干预三大报系的具体版面工作,而是重点关注新技术运用、新媒体发展、新领域拓展以及高水平为三家报社提供保障服务,这被简称为“三新一高”。“第一线闻得到硝烟、听得到枪声,一定要让他们有决定权。”
传统媒体“破冰”
用体制孵化解决人才难题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资产据估算达208.71亿元,净资产76.26亿元,总体经济规模居全国报业集团前列。新集团成立伊始便推出首个新媒体项目。昨天下午,上海报业集团与百度签约,共同打造“搜索上海的第一选择”。报业集团一成立便与新媒体“深情相拥”,引发人们对传统媒体如何突围的思考。
当被问到上海报业集团如何实现传统媒体“破冰”时,裘新幽默地说:“破冰首先要看破什么样的冰,是北冰洋的冰,还是渤海湾的冰?在我看来,现在应该还是渤海湾的冰。”他认为,要实现“破冰”,需要集团和报社在新媒体方面共同探索,而集团方面要做的,则是“做集成、做基金平台的支撑,通过体制孵化来解决新媒体专门人才等问题。”
老报人庆祝
希望新集团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听说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不少老报人也纷纷赶来庆祝这一盛事。曾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的张韧看好上海报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认为这是顺应世界报业发展、及时调整媒体发展策略的必然趋势。她对三大报恢复独立法人的举措表示欢迎,认为这将使报业发展天地更宽。同时她也提出,希望新的报业集团传承报纸的文脉,并努力提升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做好智慧、科学顶层设计的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融入到报业集团改革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