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调整改革,引起最大震动和最多议论的,是“合”——两大报业集团整合。此次合并中更有研讨价值的,是解放、文汇、新民三家大报重新恢复独立法人地位,集团就像大型企业集团的职能,把握大方向、大原则,是一种战略管理。三大报社可以独立出来自己全面负责,不但包括版面内容、社内经营管理,也包括人事安排等等。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中国陆续组建报业集团。我们曾经跑了很多地方,做过不少调研,发现很多报业集团组建后,都出现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微观活力不足的问题。原来的报社“婆婆”多了,权力上交,下面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不高。所以这次上海报业集团的改革,值得关注、值得追踪研究的一个问题,不但是“合”,也有“分”这个环节。
行业中对新组建上海报业集团有“抱团取暖”的判定。这个提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显然其意义不至于如此浅表。回顾上海报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是从“三足鼎立”到“两强相争”再到“一家独大”的一个过程。新集团成立后,形成对上海市场的垄断地位,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集中资源,并大大提高市场谈判能力。
就内容生产而言,网络时代和新媒体语境下,新报业集团一定会在新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的发展上有谋划、出招数、布新局,这是顺势而为的题中应有之义,颇令人期待。
就战略规划而言,新报业集团在资产整合、新业务领域的拓展等方面,也豁然打开了空间,既有的资本运作平台和媒体资源筹码,已经不是简单的“报业”两字可以涵盖,多媒体、全媒体乃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和轮廓,渐次清晰地展现开来,眼下等待的,只是一张“时间表”而已。
所以,与其说“抱团取暖”,不如更确切地说是组团取势,把势能转化成动能,牵引这个媒体集团的“巨无霸”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人们有理由期待,刚刚诞生的上海报业集团会有更大的手笔和前景。
本报记者 姜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