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身上下都是“Made in China”,但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拼命奔跑在国际化道路上?这不,忽然就有一天,我坐在常去的一间美甲店中,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其他客人竟然都是外国人。
大波外国人或海归看到了中国的机会,选择来到我们的城市安家落户打拼捞金,他们中的大多数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或更高的学识或更先进的技术,不得不承认我们仍有很多东西要虚心学习。但是,在合作中,却常常能看到谄媚骄纵的嘴脸。
最近参加的一个会议,中方助理通知媒体提前半小时到场并叮嘱准时,几个外籍大佬姗姗来迟不说,到了现场第一件事是先泡一杯胶囊咖啡。不知是天性浪漫散漫惯了,还是学娱乐圈耍大牌,体会存在感。某学院引进一名海归搞研究,谁知这个人才脾气火爆,为了鸡毛蒜皮飙英文脏词当口头禅,张扬跋扈一副太后腔调。
在各种趾高气扬的“(伪)大佬”周围,总是围绕着贴心的“服务员”。他们事无巨细安排周到,贴心过头,分不清楚热情和谄媚,不在乎自尊和原则。我不禁想到几年前富士康北迁,地方政府为了做好服务工作,下达红头文件“鼓励”职校学生“自愿”前往企业实习。结果为了积极落实,学校软硬兼施,不相干专业的学生也被安排顶岗,否则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企业的生产力是保障了,政府和学校的颜面也丢光了,网友将那次事件称为“谄媚实习”。
被广泛培育和应用于西方花艺界的洋兰,其实有很多品种来自中国。比如在19世纪已成为西方温室明星的兜兰十分稀少,但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或云南的麻栗坡,它们正成片疯长;近年来在餐桌或花束中点缀的艳丽石斛,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是中国人增强免疫力的良药。
我们的山花草药要普及、要开得更繁盛或者离得了山林岩壁的环境,还得学习西方改良品种提高栽种技术。只是,改良和培育应该是取精华去糟粕的互动,而绝不是拍马屁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