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钱锺书的“幸运”与自主招生的未来
王石川
  王石川

  大学之门,理应为才子打开。

  清华、南大、浙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日前宣布,2014年自主招生实施“自强计划”。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高考生,可网上报名填报其中3所高校,统一在清华报名,获认定后高考最多可降60分录取。

  钱锺书先生要是活着,该有103岁了。他身上有许多传奇与佳话。比如,1929年他参加清华大学考试,数学只考了15分,但因为国文、英文特别出色——英文考了满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赞誉钱锺书为“奇才”。

  如果钱锺书生活在当今,还能被清华大学录取吗?对于清华等名校的“自强计划”,赞之者认为这是以不公平的方式抵达公平,是不拘一格选人才;反对者则认为降分录取的口子一开,恐将成为权贵子女“曲径通幽”的渠道。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从教育公平、从选拔偏才怪才的角度看,推行“自强计划”无可厚非。

  假若当年北大、清华等名校顽固僵化,坚持一刀切的话,埋没的恐怕不只是钱锺书了。罗家伦、臧克家、季羡林、吴晗、张允和等人也是被破格录取,都是数学极差,而国文特好。1930年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数学考了零分,但国文令人击节赞叹,他写的《生活杂感》虽然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但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给了他98分,得到破格录取。

  有意思的是,钱锺书被罗家伦破格录取、臧克家被闻一多破格录取,而罗家伦和闻一多也有过被破格录取的经历。罗家伦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作文满分,但数学为零分,阅卷老师胡适力主录取罗家伦,校长蔡元培尊重了胡适的提议。后来,罗家伦破格录取钱锺书,想必既出于爱才又与个人的际遇有关。

  在民国时期破格录取屡见不鲜,有两方面原因,1938年之前,并没有施行全国统一招考,各大学完全有自主招生权;另一个原因是,那个年代尽管数学属于必考科目,但多数考生的数学都不好,考不及格实属正常。此外,还与大学校长和负责招录的老师有操守有关,他们不乱来。

  今天,考生大都经过一定的数学操练,如果考零分或者15分,就不太像话。而且,那些所谓的偏才怪才是否能够达到钱锺书等人的造诣?人们还有理由担心破格录取会让权贵子女捷足先登。媒体曾报道:1946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大学落榜。她们叫梁再冰,冯钟璞,梅祖芬。梁再冰的父亲是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冯钟璞的父亲是冯友兰,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梅祖芬的父亲是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

  一言以蔽之,自主招生的探索应该继续推行,但是必须置于阳光下,保证招录公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聚焦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招聘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反浪费条例贵在执行力
老房与老人
热情与谄媚
司法公开,革新法律价值观
当心吃药
钱锺书的“幸运”与自主招生的未来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钱锺书的“幸运”与自主招生的未来 2013-11-27 2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