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航”“南航”积分为何不到账?
乘客称服务无小事,疏忽不能成为“挡箭牌”
屠仕超
  本报讯 (记者 屠仕超) 本报12月15日刊登《累积积分为啥迟迟未到账》,反映一读者一年内多次乘坐南方航空公司航班,可应该累积的积分却没有到账!报道刊登后,又有读者致电本报,投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存在同样的问题,乘坐了他们的航班,里程积分一样没有到账。

  多次航班均未累积

  读者称,他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普通会员。今年4月17日,他乘坐国航ZH9722航班,从上海飞往深圳;5月3日,乘坐ZH9812航班,从上海飞往深圳;6月15日,乘坐ZH9815航班,从深圳飞往上海。这三次航班结束后,他检查了积分记录,均没有积分记入。读者很不解,觉得“一头雾水”。

  工作人员称“疏忽”

  记者致电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客服热线,工作人员称,因“一时疏忽”,确实没有帮助乘客登记积分。乘客在12月上旬来电询问后,他们已在12月10日帮其补登了三次航班的积分。

  对于这样的答复,读者很不满意。“按照国航规定,积分应该在航班结束后最迟两周内登记到位。如果不是我打电话催促,那么,应得的积分何时才能入账呢?”他觉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行为实在有些不负责任。据了解,今年这位读者乘坐了十多次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至少有六七个航班,因为航空公司“一时疏忽”,而没有及时累积积分。

  航空公司已属违法

  针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行为,新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连晏杰表示,未根据当初的承诺给乘客提供相应积分累积服务,国航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据悉,航空公司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兑换机票、奖品,并能享受其他服务。积分未累积,其实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及乘坐体验。

  【记者手记】

  南航、国航都是航空业内的“翘楚”,如今,却因为“一时疏忽”,使乘客应该累积的里程积分没有到账。服务无小事,这些小小的积分,折射出的,却是企业诚信的“大”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专版
   第A37版:广告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冬令特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人人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年度评选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57岁饲养员不幸丧虎口
明珠医院顶楼起火
房产中介出花样 广告成“拦路虎”
天雨路滑汽车追尾事故频发
“国航”“南航”积分为何不到账?
地砖破损积水
报料方式
律师声明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0“国航”“南航”积分为何不到账? 2013-12-18 2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