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记二○一三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存浩
~~~——记二○一三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存浩
~~~——记二○一三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存浩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需要啥,他就改行干啥
——记二○一三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张存浩
董纯蕾
  水煤气、火箭推进剂、激光……86岁的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张存浩科研履历很丰富,付出过心血、取得过成功的领域特别多,几乎每一项都是我国当时迫切需要的高科技。

  曾有人问过张先生,可曾关注过个人的科学兴趣?他回答:我回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的科研理想,就是国家。

  “基因”里的化学天分

  张存浩,山东无棣人,出生于天津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家里有三个留美归来的高材生:父亲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姑母张锦是我国较早的化学女博士。从小受到姑父母的严格训练,他日后撰写的英语论文被国外稿件评阅人赞为“beautiful English”。而家人从美国学成归来,心甘情愿投身于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也给张存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岁那年,张存浩考入国立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毕业,次年赴美国深造。“我去美国时思想很矛盾,一方面挺恨美国的,另一方面也知道美国的科技是先进的。所以,我还是去学习了,但不打算在那里呆很长时间。”一次接受采访时,张存浩如是回忆那段留学岁月。按照计划,他本应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50年当张存浩获得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他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当年10月便回到中国,不久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每10年经历一回改行

  在上世纪80年代前,张存浩差不多每10年要经历一回“改行”:不同的研究方向,共同的目标——满足国家需求。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燃油匮乏,刚被分配到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的张存浩投入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中,并和同事们在很短的时间里研制出新催化剂、建立新工艺体系。当时,美英德日都只能用每立方米水煤气生产150克产品,而我国的产率为每立方米水煤气生产200克产品。

  上世纪60年代,张存浩转向火箭推进剂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火箭试车台上做高能燃烧实验。他与何国钟等人首次提出的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烧模型和燃速理论,至今仍颇具指导意义。

  七八十年代,张存浩的研究精力主要用在高能激光领域。对于又一次改行的他而言,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因为“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但凭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劲头,他和合作者们没几年就赶上了美国水平。

  多次撰文呼吁整治学风

  张存浩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经他提议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时,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学道德和学风调查研究。他多次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内容都离不开四个字:学术道德。

  “科技界也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和科学不端行为的严峻挑战。同时,由于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够完善,由此及其他一些环境和外部因素所引发的科学道德问题也日益明显,从而腐蚀了科学界的健康肌体,损害了科学和科学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崇高信誉。”这是张存浩2007年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我看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中的一段,现在读来依然切中时弊。 

  本报记者 董纯蕾 综合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新股聚焦
   第B04版:新股聚焦/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珠宝
   第C07版:现场
   第C08版:星潮
国家需要啥,他就改行干啥
与诺奖擦肩而过的“核司令”
“中美之间大使”一当20年
新民晚报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A08国家需要啥,他就改行干啥 2014-01-10 2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