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自闸北、宝山、静安3个区的30多家用工企业和有资质的劳务中介机构在此设摊,带来各类岗位300多个,招聘需求超过4000人。在这些岗位中,既有一线的操作工、服务员,也有技能要求较高、涉及专业领域的技术工种和行政管理岗位。
但人头攒动,争先恐后抢饭碗的场面不复存在。市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赵建德说,年初四初五招聘会火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节后早早来上班的是已经有单位的。节后出来找工作的,不着急了,先过好元宵节再出门。而企业已经开工,正缺人手。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80”后“90”后信息多,文化水平比他们父辈高,不是有活干就行,而是要找理想的、有发展前途的、性价比高的工作。他们一般要跑几场招聘会,比较之后再出手。
但企业似乎还没有从传统思路中走出。普工、缝纫工、维修工……的招聘要求大多要35岁以下。一家酒店人事经理叹苦经,上午在长宁摆摊,下午在火车站摆摊,应者寥寥。前台接待、服务员、行李员、维修工……统统缺人。但是他这里前台接待、行李员的年龄限制在18-28岁,而且还要品貌端正。
前台接待、保安这类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工资不高,还要求求职者把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一段时间贡献出来,10年前还有人愿意做,到今天还是这样的招聘条件,当然就“用工荒”了。 本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