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宽敞的大厅正中用会议桌搭成了一个U形办公区域,人事部、财务部、业务部、票务部、退管会等7个部门的办事人员早就守候在这里,“一门式”服务,等待连同高师傅在内的24名本月退休的职工办理手续。
“没想到,我是第一个!”不到10分钟,高师傅就办好了所有退休手续,“以前听人讲办手续要去三个地方,前前后后、楼上楼下要跑一个多小时,现在只进一个门啥事全办妥。”这时,巴士一汽七分公司的同事们“变”出来一朵红色胸花,别在了高师傅的西装上。另外两名同事递来一块匾,上面写着“卫家忠诚好丈夫 国民文明是典范”,“小高,侬看看,这副诗联第一个字合起来是你的名字噢!”高师傅笑得合不拢嘴,“我活到60岁,第一次戴胸花呢!”
紧接着,其他23名职工也陆续来到俱乐部大厅办理了退休手续。高师傅说,他的父亲原先是上海公共交通总公司汽车一厂的职工,当年退休时的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十五六个父亲的老同事在弄堂口敲锣打鼓,父亲胸口戴着大红花,手捧退休证,领着同事们进了家门,那场景好不热闹。“人家讲现在退休,冷冷清清,没有人情味,但我觉得今天的气氛不输给当年。我知足了!”高师傅告诉记者,在公交干了一辈子的他带出了十几名业务骨干,这些徒弟说:“师傅,侬要经常回来!阿拉会想侬额!”
巴士公交(集团)公司工会主席石红表示,作为今年公司十件实事项目之一,今后每月逢15日(遇节假日待定),基层公交公司都会为退休职工提供“一门式”服务。同时,基层单位还将为他们举行庆祝60周岁生日、退休茶话会、跟踪拍摄工作日等多项有人情味的活动。“我们舍不得老职工,希望他们常回家看看!”
本报记者 李玮
特约通讯员 贺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