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粪筐唱出过最美的诗和画
万伯翱
  万伯翱

  农家都知道:“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看来动物产生的粪便,是植物最好的营养。所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下放到河南当知青时,总离不开和粪打交道。可以说我当时起早贪黑,背着小筐去拾人畜粪便,农人称之为“精肥”。每年八、九、十这三个月,草长得最茂盛,匆匆吃过午饭便冒着烈日去割草,身强力壮的农人,能背回一二百斤鲜草!我这样的学生知青满身是汗只能割下背回七八十斤草就不错了。还需自己挖好土坑,扔进去,任之风吹日晒雨淋,到冬天就会自然沤好,发酵而成为好肥料了,随时可做为庄稼或果树施用的绿肥了;再和同样发酵好的“精肥”一起施用,就是绝配了。这些基肥饱含氮磷钾等各种肥料元素,应是够植物长根茎枝叶和开花结果用了。当时化肥为新鲜事物,保守的中国农民开始惊讶施用后明显的“叶大果肥”,那时中国化肥厂稀少,进口化肥占了很大比例。不过长期和土地打交道的“老庄稼把式”不久便发现化肥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了:使土地板结不透气,而且接出的果实虽大却不甜或寡味不爽,果实还不易久存。当时农民还不太知晓这化肥对人们生理上的危害呢!

  当时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二个儿子郭世英政治上犯了所谓“严重的反革命错误”,他身高力大、知识渊博、文采出众,以现在的标准是个品位很高的“帅哥”,他也被发配到我们农场的第一分场接受劳动改造。他以罕见的青年人的坚韧意志改造着自己,力求“脱胎换骨”。当时他留下一首儿歌《小粪筐》:

  “小粪筐,小粪筐,/粪是孩儿,你是娘;/迷家的粪合成了堆,/散发着五月麦花香。

  小粪筐,小粪筐,/清早换我来起身,/傍晚一起到床旁。

  小粪筐,小粪筐,/你给了我思想,/你给了我方向;/你我的心呀在齐唱!”

  有一次,他到供销社去买烟(他从不抽好烟,就时常买下生产队的一麻袋烟叶,自己用报纸卷烟抽),忘了带自己的小粪筐,看到呼啸而去的马车留下了一大堆冒热气的马粪,他紧抽了几口烟,马上摘下草帽,把粪便全部弄进帽子里,怀抱着这一大堆热粪,走回自己粪堆倒了进去,就这样年终评比精肥,他小山似的粪堆,终于使他名列全队第一名……

  我去年在胞弟仲翔和他女婿小张介绍下,有幸认识了大画家袁运甫,他已八十多岁了。这位中央工艺美院的一级教授,他的精品画作早已被故宫博物院、钓鱼台和人民大会堂珍藏;他还在1958年开始,近二十年中积极参加制作大型壁画,尤其是轰动一时的1979年首都新机场的壁画群在国内外影响都很大。材质有丙烯、陶瓷、纤维、金属、彩石,真是五花八门。应了“中国是壁画的国度”,“非壮丽无以重威”,鲁迅先生也称壁画最能尽社会责任,是属于大众的,使我们今天明白了要更多重视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大建筑中的无顶壁画、雕塑、公共装饰创作工作,这些曾被“四人帮”统统抛弃过的艺术又不断重返人民大众的视野。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艺术家和各级领导都来请教这位无论国画、油画、水粉画和版画、雕塑样样精通的工艺美术大师——袁运甫

  真是无独有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另一当代大师级画家吴冠中,和袁运甫同时也都在“文革”疾风骤雨的大批判中被打成“黑画家”,在挨整最厉害的时候,他们互相支持和同情,在冰冷的阶级斗争的年代这是最有力的支撑与温暖……“我们一起偷偷出去画画,共同探讨艺术与人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摘自袁运甫采访录)“文革”中大多数戏剧、影视演员是不让上舞台的,中西画家也统统被剥夺了画画写生的权利,而且还被冠以“黑画家”和郭世英一样被赶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实际上这么多艺术家同时处于十年的冷落和政治高压下的时代,他们一直视艺术为生命,在这蹉跎岁月中他们内心的艺术火花并未完全熄灭。他和吴老相约去拾粪,出发前把小粪筐用水冲洗一下或干脆铺上两层报纸,把画具和颜料放在底层,上面再放上书本和学习材料。清晨也一样大道边小道旁转悠“去拾粪了”,当看到可入画的山川、树木和鸡鸭羊狗及火热的劳动场面就忙用粪筐做起画架,取出他们在粪筐下的画具和纸墨,那专注的神情,犀利无比的双眼,仿佛自身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一会儿就画出了十分生动的动植物,以及祖国在彤云低锁下山川河流的多娇风采,他们发现自己苦苦追求的艺术作品又有了新意,也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真实情感的流淌。他们这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粪筐画派”的作品和他们的精神,让他们今天和他们的子孙都同样感到弥足珍贵和无比的自豪。1971年林彪事件后,对艺术家迫害略有放松。当时的名画家祝大年和他们的得意弟子刘巨德等也和袁运甫、吴冠中一样背起小粪筐加入了“粪筐画派”。

  现在已没有“文革”中让人窒息的政治高压了,画家们诗人们喜欢背上或用汽车拉上画具稿纸就可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你们如此好的条件还能发现城市之美的神韵吗?你们还能像吴冠中、袁运甫、祝大年和郭世英等这样的前辈一样自觉地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民俗民情吗?你们还能去描绘祖国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吗?能用你们的笔去捕捉生动灵现的生活内容吗?现代艺术家们,请借鉴一下前辈艺术家的“粪筐精神”,去表现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祖国大好河山,与人们共同构建和谐地球家园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万象/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明月二三事
读方三年
小粪筐唱出过最美的诗和画
走山
安徽西递村 (速写)
红房子曾叫“喜乐意”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2小粪筐唱出过最美的诗和画 2014-02-23 2 2014年02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