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村口,向西南遥望,就是闵行。上海电机厂、汽轮厂、锅炉厂、重型机器厂……都是第一流的大厂啊。难得上镇,走过厂门口,总要支起脚踏车,在那里立一歇,呆呆地看看。大卡车一部部开出来,上面装的都是大机器,最高的有几层楼;下班时最热闹,大客车排成长龙,工人们一个个上车,又神气,又客气,隔着玻璃窗,也能看见他们在笑。也有住在附近新村的工人,汏好浴出来,男的满面红光,女的梳着头发,身上飘出豆蔻的香……
不要说厂里正式工受人羡慕,就是去那里做个临时工、季节工,村里人也很眼热。有一次“三夏”,电机厂的青工来村里义务劳动,一时激起了许多人的梦想。他们结束支援离开村庄时,许多村民跟他们攀亲眷,请他们留地址。他们很爽气,不仅写下地址,还加了电话,临走时还说:“以后到一号路,就弯到电机厂来玩,在传达室打个电话,我们就出来。”
村里人总想攀工人亲眷,尤其是姑娘,总想嫁个厂里人。但热络归热络,向往归向往,不知为什么,与我同龄的这一批姑娘,谈的对象连一个厂里人都没有。了解底细的村民说,有几个姑娘,确实结伴去过电机厂,看望那些青工,想跟他们发展关系,但最后,没一个成功的。老辈这样解释:人家留地址,只是一个客气;归根结蒂,缘分没有到。
当然,也有嫁着了厂里人,或是厂里人进村做了上门女婿的,不过,那是八十年代、一部分农民富起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