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吴哥的时候,正巧赶上他们“百年一遇”的洪水。既遇到洪水,则安之。吴哥寺是一座四方形的王宫,寺外有一条护城河,护着的是高棉国王的江山。河对岸是一排长廊,经过长长的通道后,便是正殿,外有一圈围廊,内部是大小多座庙宇。所有建筑皆为左右对称,由此一窥高棉人的审美。雨水顺着砖石流下,淋湿的黝黑,干燥的暗黄。残垣断壁是对吴哥最好的形容,即使游人喧哗,吴哥以对的只有沉默,无尽的沉默。长廊的一边画着壁画,颜色已随岁月褪去,另一边的方形石柱纵深开,一眼便是千年。独自徘徊,在时光面前,爱和死都那么微不足道。
雨季游吴哥是件辛苦事,水不时从破损的顶部漏下。幽暗的石窟中,看不清脚下的路,从高高的门槛跨下,是污水坑还是平地,全靠运气。固若金汤敌不过时过境迁,湿漉漉的吴哥更显沧桑、厚重,似乎在王朝灭亡的那天,就是这样一个雨天。
正殿与围廊间是草地,坍塌的石块分布其上。烟灰的天,雨更大了,空无一人的废弃王城,石块的黯然衬出草的生机。新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站在巴戎寺门前时,已近黄昏,加之阴雨,游人稀少。这座为国王一人建造的寺庙,拥有“高棉的微笑”,其最高处的“微笑”也是未完成便成了阶下囚。和有些空旷规整的寺庙相较,巴戎寺密集曲折,四面雕有国王面部的塔庙紧挨着,各种狭小的通道纵横交错。天色愈发暗沉,仅有的几个游人也纷纷散去,高大而集中的塔庙衬着阴沉的天,显得非常压抑,国王的微笑也变得诡异起来。身处其中,似乎空气中都萦绕着意味深长的笑声。不论从什么角度,笑脸无处不在,门框里、走廊旁、缝隙中,像摆脱不了的梦魇。夜幕不知不觉降临,不时有提醒危险的木牌出现,或是脚下松动的石块,或是头顶可能落下的碎石。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长满湿滑的青苔,黝黑、深不可测、恐怖的寂静。
巴戎寺宛如一座巨大的迷宫,回望巴戎寺,林立的塔庙投下巨大的阴影,像是另一个时空。国王依旧带着神秘的微笑,守着他死寂的宫殿。
在吴哥的最后一天,故地重游。未进寺门,一群大白鹅在草地上散步,一派恬静。那个黑暗的巴戎寺似乎是个梦境,连同雨水一起被蒸发得干干净净。
当地人在塔庙下用倒塌的大小石块堆成巴掌高的石堆,当作神灵祭拜。对得道的人而言,佛皆为一切,一切皆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