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两个星期过去了,王阿姨发现没接到过一个看房电话,倒是楼上李师傅的家中常有人来看房子。于是,王阿姨叫女儿到中介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到了中介那里一看,王阿姨的女儿发现楼上李师傅房子在这里的挂牌价只有260万元。自家的楼层虽然好一点,但都属于电梯房,价格却挂在了290万元。
怀着疑惑,王阿姨的女儿咨询了做房产中介的闺蜜,这才得知,这是目前中介比较流行的一种售房方式:对于同一个小区的不同二手房,一般是将较差的房源压低价格,而将比较好的房源大大抬高价格,让买房者更加关注价格低的二手房。至于故意抬高价格的房源,待到价格低的出售后,再跟房东说,卖不出去是由于定价太高了,应该降低一点。即使最终没有成交,也可以给市场看到一个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假象。
其实,像王阿姨遇到的这样的情况,在目前的二手房市场上并不少见,而且还变出一些新花样。据媒体报道,春节过后,一种名为二手房“限时出售”独家签赔的交易模式在本市中介公司悄然盛行。一些公司为抢占房子的独家销售权,在没有真实买家的情况下,伪造房地产买卖合同,并通过网签流程“锁死”相关房源。
简单来说,产权人和中介公司签署“签赔”协议后,中介公司会取得产权人身份信息和房产证信息。凭借这些信息,中介就可以为该房源虚拟下家、网签备案,从而“锁死”房源。另一方面,中介公司在垄断房源后恶意压低或是抬高房价,造成业内恶性竞争。对于卖家来说,中介公司则会有卖不掉给补偿的方案。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实际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其中一些细节对卖家是不利的。
“限时出售”及与之相配套的“独家签赔”,在业内被称为“押房”。随着目前二手房市场成交重新趋冷,对于卖家来说,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寻找信誉好以及操作规范的中介公司,免得被“空心汤圆”忽悠了。 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