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上人群
体检要做肾脏B超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肾癌发病率增长较快,一方面与B超、CT等检查手段愈益先进,体检在人群中日益普及有关,另一方面与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有密切关联,肾癌在上海地区已跃升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
郭剑明教授介绍,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早期肾癌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表现。如果出现血尿、疼痛和肿块,同时还存在如精索静脉曲张伴有下肢水肿等非泌尿系统的肾外表现,通常提示已进入中晚期。肾癌早期多无症状或呈多种多样的“忽悠”症状,容易误诊漏诊,因此需加强和重视体检,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千万不要遗漏肾脏B超,以便能早期筛查。临床诊断肾癌仍需依靠CT扫描等检查。
肾癌分期不同
方法疗效截然相异
肾癌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早期肾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与中晚期是完全不同的。现阶段,手术主要包括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局限在肾脏内、不侵犯周围组织的早期肾癌,基本以保留肾脏手术为主,也就是只切除肿瘤和一部分正常肾脏组织。郭剑明教授评价,这种手术的意义对于处在肾癌早期的年轻病人来说是积极的,鼓舞人心的。早期肾癌单纯手术治疗即可,无需额外用药或其他治疗,花费较少。目前有观点认为,晚期转移的肾癌患者仍有可能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后,预后也还好。
转移性肾癌患者对放化疗、免疫治疗均不敏感。分子靶向药物可使这部分肾癌病人明显获益。适用于肾癌的这种多激酶抑制剂,一方面通过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晚期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使患者受益更多。
此外,郭剑明教授指出,如果发现肾脏有实质性肿块,约90%为恶性,非实质性的占位有结节、囊肿、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也称错构瘤)等,视确切部位、有无压迫症状等情况具体处理。 章苒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