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舌者言
说话太难
任大刚
  任大刚

  2009年,有人在网上贴出一本1994年的公开出版物《参谋助手论》,被众多博客转载,2011年,有人再次将该书推到微博,三天之内,转发近9000次,评论3000条。2012年有出版社再版此书。今年年初,该书又有新版本面世。

  引起读者持续关注的这本书,讲的是怎样为上级提供工作、生活方面的服务,为该书作序的人称:“这部书不矫饰,不虚伪,不欺骗……是一本实话、真话集。”它包括怎样领会领导意图、怎样维护领导尊严、怎样探究领导情绪、怎样向领导传递假话、怎样忍让领导的缺点、怎样察觉领导之间的矛盾,等等等等。说实话,这样的书,即便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并不多见——怎样侍奉上级,过去一直靠个人在黑暗中摸索,作为一门知识公开发布,还真十分罕见。

  上下级之间隔膜之深,在韩非子所著的《说难》一文中,已有切肤之痛。韩非子认为,进谏的难处,难在了解上级的心理活动。如果上级喜欢美名,你却用厚利去游说,必定被上级所鄙视;如果上级喜欢厚利,你却用美名去游说,倒显得自己没有心计,缺乏实际。还有表面上喜欢厚利实际喜欢美名的,那就不管用厚利游说,还是用美名游说,都不受君王待见。

  包括上述三种情形在内,韩非子一共总结出18种给君王(上级)进谏时会遇到的困难和危险,轻者被嫌弃或疏远,重者被杀头。真有这么严重吗?韩非子通过讲故事阐明其理。

  其中一个故事是说,郑武公打算征讨胡国。此前他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让他感到快乐称心,接着故意问计于群臣说,“我打算用兵,你们看讨伐谁比较合适?”大夫关其思说道:“可以讨伐胡国。”郑武公很生气,杀了关其思,说:“胡国,是我的兄弟之国,这个人却说要讨伐它,气死我了!”胡国国君听说这件事,以为郑国真把自己当兄弟之国,遂不加防备。郑国乘其不备,轻而易举灭了它。

  这个故事讲的是上级心机难测,终至下僚献上头颅。而下面这个故事讲的是上级如何随其爱憎,随心所欲。

  话说弥子瑕为卫国君主所宠幸。卫国法律规定:偷驾国君的车辆要判斩脚之刑。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重病,有人夜晚来告,弥子瑕赶紧偷驾国君的车回去看望。卫君听说这件事,赞扬说:“真是孝顺,为了母亲,不怕受斩脚之刑。”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君同游果园,弥子瑕吃一个桃子,剩了一半给卫君,卫君又感叹道:“多爱我啊,舍不得吃完,另一半给了我。”等到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有事得罪卫君,卫君便骂道:“这个贱人本来就偷驾我的车,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前后评判竟有云泥之别。上级的看法绝对主宰着事物的判断,下级徒唤奈何?

  韩非子讲到,人一旦驯服了龙,就可以骑上去,但龙的下颌有“逆鳞”,一旦触动它,龙必定杀人。而“人主”也有逆鳞,进谏者在游说“人主”时,能够不触动他的逆鳞,就是万幸了。

  越过漫长的2000多年,再看看20年前的《参谋助手论》,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因为不会“说话”,从韩非子开始,多少人或死于非命,或流落他乡,或报效无门。为了能够“说话”,多少人耗费脑力,埋藏自尊。一部说话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略微欣慰的是,一本20年前堂而皇之,视为当然的著作,在今天被大多数人视为奇谈怪论,这多少算是一种进步了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从环境为了增长到增长适应环境
说话太难
背卷子与带课本
秘书本无病 何处惹尘埃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说话太难 2014-03-22 2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