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窗絮语
背卷子与带课本
朱绩崧
  朱绩崧

  朋友读初三的儿子要洋插队,找我补英语。起初几次,收效欠佳。我就责问孩子:“你在家都做什么啦?这点东西都不肯下功夫,去英国还不是张嘴哑巴睁眼瞎!”孩子很委屈,不敢辩驳。他的外公倒在一旁解释:“老师啊,你不晓得,他天天夜里弄到一两点钟才睡。”这么晚,是哈佛读博士的节奏?

  “你五点半放学,回来功课要做六七个小时?”他一脸无辜,点点头:“嗯,因为要背卷子。不只是我,同学们也都是这个钟点睡的。”老外公听了连连叹气摇头,说和其他家长通过气,确是如此。

  “你们老师有功夫,就该教点国际音标。都初三了,捧着本英语词典,连单词怎么读都不知道——背什么卷子?”“语文卷子……”“语文还要背卷子?”他灰溜溜从房里取出一叠纸和一本书,摆在桌上给我看。但见每篇课文一张卷子,选择、填空、简答,一律有标准答案,老师要求道道背记。我随手拿起一份,读题考他:“‘岱宗夫如何’,‘岱宗’是——”“泰山!”“泰山为何称岱宗?‘宗’什么意思?”“语文老师说啦,泰山就是岱宗,没说别的,别的不考。”无语,又读一题:“《望岳》反映了杜甫哪种精神?A积极向上的人生观。B高远的志向。C竞争意识。D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选A。”问他B、C、D哪里不妥,答曰:“老师说A就是A。”另取《核舟记》一卷,考问文句,凡各题所及之点,莫不对答如流,出此范围,一无所知。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但知“形”为“形状”,不知“象”乃“模拟”。追问为何不能字字吃透,他还是那句:“老师说了,这些不考。”

  放下卷子,再看那本书,是北方某日报社所出,题为初中文言文精读云云,不过教辅耳。“不,这才是我们的课本!”难道你们学校已经抛弃了上海市统一的教材?“课本放家里,从来不带去学校,老师上课只用这个。不过,下礼拜要带去。”“开始用?”“不是的。老师说,下周有人来视察,要带课本。”

  听到这里,想起去年年底大热的新闻: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蝉联全球第一。但具体分析数据后,可以看到,这“天下第一”荣誉的背后,是课业负担天下第一,而540分以上的高分组里,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北(分数向右递减),作业远少于上海,韩国每周约3小时,全世界倒数第二。芬兰倒数第一,但分数只比台北略低。

  低效率之外,还有比过去更赤裸裸的应试,甚至撇开教材,另搞一套。蓦然撞见如此情状,不禁感觉近几年不绝于耳的“减负”、“素质教育”、“寓教于乐”等高大上的口号,形同反讽。希望这样的情状,只是个别。

  大学最近也是天天喊教学改革,但举步维艰,课程设计、教师激励机制等痼疾之外,我们也发现,学生有些问题,是从普教、高中阶段就带上来的,到了大学几乎积重难返。这时,再强调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原创精神,直如痴人说梦。所以,如果要整体提升民族的竞争力,独抓大学阶段,鼓励从“教学型”转向“研究型”,恐非治本之法。如欲正本清源,还得尽早肃清“背卷子”、“带课本”这类令人啼笑皆非的症状及其背后的病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从环境为了增长到增长适应环境
说话太难
背卷子与带课本
秘书本无病 何处惹尘埃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背卷子与带课本 2014-03-22 2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