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烬录
秘书本无病 何处惹尘埃
李泓冰
  李泓冰

  小时候,偶随同学去过一位作家的家,郊外独院,屋舍俨然,有大约一个班的人为其服务,司机、厨师、警卫若干,还有秘书。那时幼稚,想作家好威风啊。其实,写而优则仕,那不是作家而是领导的标配。

  曲阜开始向“标配”叫板了,说10位市级领导干部一律取消秘书配备。舆论多半轰然叫好。其实,作为县级市的曲阜,给领导配秘书本就是违规行为。按1980年中办规定,正省部级以上领导才可以配专职秘书。后来慢慢走了样儿,连一些县里的局长,算是科级干部吧,都有秘书相随。这一来是工作需要,二来恐是官威所系。身边没个秘书,还像领导嘛。

  不过,由于一系列官场腐败,往往有秘书牵连其中,让这个神秘的角色有些阴晴不定起来。

  一般而言,能胜任秘书工作的,往往是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性格沉稳可靠、有一定担当的人才。毛泽东就自言,选秘书的重要标准是“有学问”。在高级领导身边工作,接触信息量大、层级高、见识广、纪律严、任务重,本来就是极好的锻炼,进步快亦在情理之中。

  1993年7月,邓小平在京接受加拿大记者保罗·杰克逊采访,说“从秘书中培养党政高级干部,不失为我们拔擢人才的一条捷径”。博闻强记的邓小平引了不少古今先例:“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曾任中书令,就是皇帝的秘书;《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做过翰林学士……近代中国第一个政治秘书是孙中山的秘书宋庆龄。我们中共最早的秘书是毛泽东,负责管理文件,1926年改为秘书处编制,他是我的前任。周恩来、任弼时、邓颖超都做过译电员;杨尚昆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他自称是‘中央领导的秘书’;陈伯达、胡乔木在延安时当过毛泽东的秘书……”

  邓小平开具的名单,如果有心接下去,会很长很长。有领袖级的如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和小平本人,也有像陈伯达这样横行一时的政治文棍。秘书一职仿佛要么让人“上天”,要么让人“入地”,这仅仅在于当事人的一念之差吗?

  秘书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素质,与他的人生抉择和命运走向肯定有重要关联。绝大部分由秘书而担负重要领导岗位的,的确是优秀人才。但是分析一下少数“落马”秘书的犯事根由,也颇能总结出一点规律。

  以陈伯达和李真为例。

  作为毛泽东欣赏的“一支笔”,秘书陈伯达无疑是个才子。然而,作为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阐述并发展了极“左”路线,也直接迫害了不少忠直之士,其罪在政治思想领域。李真,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秘书,领导赏识,升迁极快,同时伴随着不择手段的攫取,担任省国税局领导后,贪贿超过千万元。李真之罪,在权力寻租的经济领域。

  陈伯达与李真,可以说明秘书阶层在共和国不同历史阶段“落马”的某种共性:当其掌控的资源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时,政治权力欲的腐蚀力极强;当集中于经济领域时,利益上的巨大诱惑也会使人彻底失控。

  秘书本无病,何处惹尘埃?根治“秘书病”,功夫在“诗”外。现在决策层力推行政审批改革,把该放的权放掉,再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违规配备的秘书没了用武之地,该干啥干啥,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方能脱颖而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从环境为了增长到增长适应环境
说话太难
背卷子与带课本
秘书本无病 何处惹尘埃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秘书本无病 何处惹尘埃 2014-03-22 2 2014年03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