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离校门,即为摄影所迷,迄今已将五载。几年来的创作历程,印证了自己从“表象”向“心象”渐进的历程。
刚开始摄影时,数量多,质量却平平。知不足而求教于方家,渐渐明白了摄影创作不是“随手拍”,是要用心观察、用心构图、成“象”于心的道理。边学边用,所摄题材,有城市风貌,有花卉虫草,有海滩渔家,而最钟情者,还是江南古镇。
上海及周边的古镇水乡,留下了我诸多足迹。锦溪、乌镇、沙溪、大团、新场、崇明东滩、西沙……都是我常去之处,而最吸引我的,是周庄和西塘。
周庄的双桥双厅、西塘的廊棚宅弄,都久负盛名。河道纵横,小桥流水。保存完好的成片古宅,依河而建,粉墙黛瓦,倒映水中,与红花绿树相映;门前的石板小道,积淀着淳厚的人文风貌。白日喧闹,深夜静谧,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每每身临其境,都令我灵感纷涌。
2011年,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了“夜画周庄”全国美术·摄影创作大赛征稿。怎样才能拍出新意,拍出美感呢?我多次在周庄过夜,在各处寻寻觅觅。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微雨的初夏黄昏,我看到一对情侣站在桥上,合撑花伞在拍照,那画面温馨自然,真所谓图画天成!拍摄后的作品取名《周庄雨夜》,获得大赛的一等奖。
游客到古镇,基本都是在闹嚷的景区穿梭,而搞摄影创作,却往往是在黎明或深夜万籁俱寂时进行。那天在西塘,清晨天色微明,我站在桥上架好相机,本准备拍日出,蓦然在一片寂静中传来咿呀的浆声。放眼望去,远远一叶渔舟从远处摇来,八只鱼鹰分列两舷,渔翁蓑衣斗笠,手握船橹慢慢而摇;水面开阔处,水波微荡,割裂了白云的倒影;河岸一边,房屋与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摇曳。太美了!正是妙手偶得之,这幅取名《西塘渔歌》的作品,也是我的得意之作。
十日谈
影像背后的故事
明起刊登一组《清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