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从上海赴巴尔干半岛旅行,要乘两次飞机,为了在飞机上消磨时光,我特意下载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两部影片重看。这两部前南斯拉夫影片让我仿佛回到了青年时代,去年我已游览了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这次又访问马其顿与塞尔维亚,这4个国家以前都归属于前南斯拉夫。当巴士把我们带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我心里不禁一阵激动。
贝尔格莱德坐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它的北面是伏伊伏丁那平原,南面则是一片丘陵,由于它居于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便成为欧洲和中东的战略要塞。
巴士进入市中心,街两旁的建筑以厚实而多姿的风格令人瞩目。李导说:“贝尔格莱德不仅是座英雄城市,而且它有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还有塞万提斯学院、哥德学院、孔子学院、加拿大文化中心与伊斯兰文化中心等。米汉诺大街是最吸引旅行者的步行街,我们车子停下后,大家可沿着那条步行街去卡莱梅格丹城堡,在上面可俯瞰整个城市全景。”
我一下车,发现米汉诺大街果真是一条高雅而充满艺术情趣的大街。街的两旁都是高档的品牌专卖店,而商店门口有无数艺人与小贩在展示技艺与特产:一位绅士打扮的老人在拉委婉悦耳的小提琴;一个6人小乐队在表演打击乐,一位红衣服的男子表情严肃地在指挥,吉他、黑管与手风琴等打击乐配合十分默契;一个胖子画家在当场为旅行者画人物素描,那个画板上的女孩与当模特的女孩有八分相像;卖水彩画、木雕、乐器、刺绣与小工艺品的小摊比比皆是。我特别注目的是一位头戴放大镜作画的中年男子,他正全神贯注画微型油画,我仔细端详,那幅山水微型油画真是惟妙惟肖,令人叫绝。于是,我与画家合了影,并买了他两幅微型油画(价格不菲)。
正在我们交谈之际,一只话筒放到了我面前,原来是贝尔格莱德电视台的主持人对我采访。他听说我原是中国一家报纸的媒体人,不由发生了兴趣,向我频频提问,问我对这座城市的初步印象如何。据他说,中国大陆来此旅行的人还很少,我是他采访中国大陆来此旅行的第一人。
步行街上,还有很多好吃的小摊贩,如面包串、烤玉米、烤栗子、现榨果汁,每隔10米就有一个漂亮时尚的咖啡吧,总之,人头拥挤,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我一口气快跑进入卡莱梅格丹城堡,由于沿路的小摊贩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我拾阶而上,到后只浏览了一下,就匆匆原路返回。快步奔到集合点,正好是集合时间五点半。
我们上车后,参观了铁托纪念馆,前南斯拉夫过去的一段历史留存在塞尔维亚。
晚餐在一个河北人开的餐馆用餐,北方厨师的中国厨艺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晚餐后,店主陪我们又在暮色中去瞻仰了被炸的中国使馆旧址。原馆已拆除,200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被炸使馆旧址上,竖立了一块永久纪念碑。在纪念碑前,有中国外交部近日献的花篮,我们在旅友陈绪雄的带领下,集体默哀一分钟,并向烈士三鞠躬致敬!
当晚我们住宿在市中心的皇后旅馆,这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牌旅馆,它的大堂里挂了几十幅欧洲各色名画,电梯是上世纪30年代的铁杆拉门,内有木门。我走进房间,更为惊喜,房间内有精美的雕花,所有线条是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家具极豪华。吊灯、台灯、落地灯都是古典式的,连窗帘杆也是正宗欧式。最有趣的是电话,上世纪30年代的手摇电话,让人一下子回到过去历史中的某一页。
这个晚上,我在贝尔格莱德的老式旅馆里做了一个有趣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