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迎宾馆的改扩建成果,在亚欧博览会上充分展现。包括中国总理在内的8个国家元首,有5位入住新改扩建的贵宾楼,走时都留下了发自肺腑的感言。吉尔吉斯总统拉赫马特住在迎宾馆新建总统套房。房间放置了一马鞍形的工艺品,他每天早晚都去抚摸,临走时有关部门把工艺品送给了他。总统阁下走时还留下了笔墨,向迎宾馆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刚入住当晚,提出热水忽大忽小。这把上海同志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查找原因。有人说可能首相本人使用不当,可让人去指导一下。但很快被否决了。后来查明,乌市自来水公司为确保迎宾馆用水,把原2.5公斤的水压力,调至为3.5公斤了,这样,冷水的动力就大大盖过了热水,调节不好,水温就难以控制了。赶紧让自来水公司再调至原来正常水压。洪森首相这次很满意,特题词道:我向中国政府及迎宾馆所有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你们为我代表团成员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我们在此停留期间非常愉悦!他还拿了1500美元作为对工作人员的酬谢。
阿富汗总统也掏出800美元表示谢意。
塔吉克总理阿基诺夫题词为:非常高兴能够成为新疆这座宏伟的、独一无二的宫殿里的客人。在这里度过的几天时光我会铭记一生。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盛情款待,热情好客,体贴入微,无时无刻的关心,还有一种真诚的氛围。祝愿7号楼的全体工作人员、新疆迎宾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幸福安康,事业有成,事事顺利,和谐美满。
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马尔代夫代表团也都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致词。
陈总说,这一切,让我们感到为新疆迎宾馆改建付出的心血与辛劳是非常值得的!
2012年10月2日 周二 喀什
上午早早起床,天地不乏凉意。
出发至奥依塔格公园,虽数度游览。但在国庆几无游客的静寂的景区,还是品出了新鲜的滋味。
上午天空湛蓝,云彩一丝不挂。阳光的软弱无力,还无法酝酿朵朵云雾。天地还是冷字当头。但空气纯净,雪峰、山峦、草地,层次清晰分明。
在去年遥望冰川上的云雾的山路,又沉思有顷。一年又一年,时光荏苒,有几多梦思,已经如愿,又有几多期望,还很邈远。
著名作家周涛先生前日发我短信曰:“安谅先生在喀什过中秋,想必心绪绵长……”周大诗人确实敏锐实在,一句话就击中了我。这漫长的假日,难免是独在异乡客心绪绵长,也是心事繁杂的日子。如果假日安排不充实,就更易惆怅。而我本是心气孤傲,又不是随意之人,留给自己孤思的时间也多,如果不将愁绪遐想不付诸文字,就会在心里沉淀郁积。
上午心情尚好。下午返喀途中,一位同伴接到家人来电,一舅舅凌晨离世。这下,愁雾浓罩心间了。奔丧是天理,酝酿已久的赴帕米尔高原的计划,也阴霾骤生。
遗憾,总是无法避免。
晚上,几位朋友及助理等一聚。认识了一位在北京念书并工作了六年的塔吉克族女孩,名叫迪丽达尔·木塔力甫。这个爽朗、美丽的女孩让我们对塔吉克族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出生在帕米尔高原,在喀什长大,在兵团农三师上的学,考入北京高校。汉文化和塔吉克族文化的交融,便这位欧罗巴种的女孩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她也是高鼻梁、大眼睛,但也许是文化的交融,她似乎已看不出过多少数民族的特征。她自己也说,她在汉族人中看不出是少数民族,而在少数民族中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她喜欢塔吉克族和维吾尔族文化,也接纳汉文化。她母亲是塔吉克族人,父亲是维吾尔族人。她说,塔吉克族有自己的口语,却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气里是一种惋惜。她痛快地一杯杯饮红酒,说,她们的民族是不让女孩沾酒了。如果她家人包括在喀什歌舞团任导演的哥哥知道的话,早就把她骂死了。她说她去京念书第一次探亲回家,她穿的是西短裤,露着两条长腿,她母亲来机场接她,在机场卫生间就逼着她换上了长裤。(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