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叫人好感动。一个小男孩在潮水回落后的海滩上,把一条条搁浅的小鱼扔回大海。有个人劝他别白费力气,那么多的小鱼你能救得完吗?再说人家也不在乎你这样做。小男孩看了他一眼,继续干着,一边扔一边说:“你不在乎,这条小鱼在乎,那条小鱼也在乎……”这难道是小男孩天真的举动吗?或者只是小男孩童心的流露吗?
不,这是人类原始生态情结的自然表现,是人类“天人合一”观念在心灵深处长期积淀的外射。在这个小男孩身上,人类原生态的热爱自然、关爱生物、注意生态平衡的良知和真情尚未泯灭。本来嘛,人类来自自然,来自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地球,怎能不对类似鱼与大海之间的生态亲缘情有独钟呢?
然而,事实上不要说如今不少孩子对生态亲缘浑浑噩噩、茫然无知,就是许多成人也对它淡漠了,疏远了。这与其说是自然的悲剧,不如说是人类的悲剧。
看来,要不让这种悲剧一幕幕一代代演下去,只能寄希望于把一条条搁浅的小鱼扔回大海的那样的小男孩。那么,怎样培养无数个那样的小男孩呢?
从你和你的孩子做起,从现在做起。
你带领孩子徜徉于公园、踯躅于田野时,有没有让孩子细细听听小草睡梦中发出的轻柔的呼吸声?有没有让孩子好好看看小鸟在枝头翻飞时那活泼的姿态?有没有让孩子轻轻地走,轻轻地说,轻轻地笑,别踩伤了小草,别惊吓了小鸟?
你和你的孩子有没有抱一抱大树,亲一亲大树,让孩子和大树说一说心里的话?你有没有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是田里迎风摇曳的嫩生生的禾苗,是土壤中蠕动着身子的长长的蚯蚓?或者想象自己是从远山流来的一道晶亮的小溪,小溪中一条快要长出小腿的蝌蚪?
你有没有在晨风中披着霞光和孩子一起去山林捉害虫,又把自己和孩子一起做的鸟窝高高地挂在树上,然后和孩子悄悄地躲在一旁,等待着鸟妈妈飞进鸟窝时那令人惊喜的一刻?当你和孩子回去时,有没有一起弯下腰,向山林爷爷深深地鞠一个躬?有没有一起唱个歌,歌声中荡漾着自然之子的幸福和快乐?
你有没有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小树小草共生共存,和小鸟小鱼地位平等?你有没有使孩子心系自然的情感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为小树小草的欣欣向荣而声声欢呼,或为小树小草的渐渐枯萎而默默流泪?为小鸟小鱼的勃然生机而笑逐颜开,或为小鸟小鱼的不幸死亡而黯然神伤?
总之,从现在起,你要培植你的孩子有一颗关怀生态、体贴万物的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