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已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
传统的医学模式无法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提供更大的帮助时,是否应该另辟蹊径,探寻全新的医学领域?这正是百慕迪每天在追逐的目标。百慕迪长期以来致力于开拓预防医学的道路。当下,靶向医学已渐渐不能满足需求,现代医学也正在从靶向医学向预防医学迈进,预防医学拥有无限的潜力。
在第一财经频道《第一声音》节目的采访中,百慕迪首席执行官Jack Wang表示,预防医学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传统的靶向医学针对的是疾病的治疗,身体出现疾病了,就把相应的疾病治好,这只是阶段性的目标;而预防医学的目标则是人的健康寿命,这个目标是终极性的。然而,对于预防医学来说,目前尚没有很明确、清晰的预防医学模式。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大家都在探路。”
百慕迪生命核的研发也正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一种尝试。生命核通过修复血管内皮、扩张血管弹性,从而使身体血液循环通畅,血液供应增加。如此,整个身体的状态就会得到提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尝试,或许也能为预防医学领域带来一些启迪。
百慕迪也同样致力于振兴传统中医。早在几千年前,通过相应穴道进行磁疗所产生的卓越效果就被中华民族的中医所获悉。
在对中医的针灸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后,百慕迪有了惊人的发现:中医的针灸通过针刺穴位产生了组织损伤的“刺激”,而这种刺激预警了中央控制中枢,使人的生理系统出现了相应的反应。简而言之,针灸同样利用了人体的创伤再生修复系统,与生命核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生命核与中医的缘分也不止于此。经过了多次试验,百慕迪的科学家发现,通过中医的穴位与经络的理论,将创伤电流信号从劳宫穴、涌泉穴送入体内,所达到的治愈心脑疾病的效果是最好的。中医一向有着循证医学的特点,即通过大量经验累积从而得到结论的医学方法,因此中医对科研有良好的启示作用。百慕迪生命核的研发,是生物高科技与传统中医的结合,这或许能够为传统中医在现代生物医学时代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发方向。
百慕迪也致力于个性化医疗的尝试。个性化医疗指的是根据每个人身体不同的差异,包括细胞、基因等,提供专属的、最合适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对于人体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然而目前个性化医疗却难以普及。如果要提供个性化医疗,那么要针对不同的病人提供各种全然不同的药物、医疗器械,这对于目前严格的医疗审批系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然而从纯技术层面来看,实现“因人而异”的生命核己经诞生,或许能够给未来个性化医学这种新型模式同样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