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是适合过过慢生活的。
不大的一个小镇,主街道只一条。路两边遍植行道树,那是海南最具特色,也是最为普遍的树——椰子树。
椰子树掩映下的房,高不过两三层,涂抹着大把艳丽的颜色,蓝,或黄,或红。门前或是窗下,都有花攀爬着在开。
色彩?对,一踏入博鳌,你就像走进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里,如海底世界的斑斓,炫丽得让你眼花。海风吹在身上,都跟带着油彩似的。外地人初来乍到,满是好奇,想着那些风情的房子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风情呢。探头去看,不过是开着小饭店,或是卖着贝壳、珍珠类的工艺品,或是家庭客栈,或就是一杂货铺子。你所知道的日常零碎,店里面都有。椰子成堆儿垒在店门口。你渴吗?渴了就坐下来吧,劈上一只,捧手上慢慢喝。
老板娘会陪着你坐,笑眯眯地问你从哪里来。你要问的话,比她的多得多,比如这个小镇为什么叫博鳌。她会告诉你,鳌是一种神龙,且给你说上一段相关的传说。还辅之以别的传说,像女娲补天时,投下的圣公石,正好落在万泉河的出海口处,世世代代护佑着博鳌人。你后来查资料得知,“鳌”,是代表各种鱼类,跟“博”连在一起,是指鱼多鱼肥的意思。当年,这里最早的居民——疍家人,行走于水上,许下这美好的愿望,繁衍生息。
你觉得那老板娘的可爱,她对于传说,那么深信不疑,且引以为豪。因为爱,才有自豪吧,这种情感,你也有过。
你其实不想去哪里玩,那些新开辟的旅游景点,人太多了,你对它兴趣不高。连博鳌论坛会址你都没有去看。你很愿意就这样捧着一只椰子,让自己还原成庸常,与时光对坐。你不急着赶路,它也不急着要走,就这样,都慢下来了,椰子汁的天然奶香,在你的舌尖上打着滚。
喝饱了,沿着主街道闲步。主街道不长,一呼一吸之间,也就走到头了。主街道上有一家老房子,用斑驳的石块做着外墙。从外围看,老房子很像一艘小木船的船舱,也不知是哪一年的。裸露的台阶上,陈列着一些小花盆。墙角边,也有一大捧的花在开。红花朵和黄花朵,一律地撑着笑,叫不上名字。老房子里的陈设,相当古董了,甚至有过去的留声机和老唱片。你要上一杯“歌碧”,慢慢啜。歌碧是当年南洋的老华侨们带来的,说白了,就是咖啡,有加奶的和不加奶的。经当地人一演绎,变得风情得不得了。倚墙摆着老钢琴。旧的实木桌上,搁着从前的琉璃台灯。你坐在那里,似乎也成了一个古旧的人了。
街道的尽头,是南海。海浪拍击,日夜不停息。你很容易就想起那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那里,三江交汇的自然风光,是很值得一看的。三江分别是万泉河、九曲江和龙滚河,在亮如银箔子的日光下,江水河水,还真是分不清了。一条狭长的沙洲“玉带滩”,把万泉河和南海隔开,一边是风平浪静的万泉河,一边是烟波浩渺的南海。一如娴静女子,一似鲁莽大汉,相互交映,实属奇观。
如果你还想寻点静,就去“海的故事”里坐坐好了。那些像小孩子用蜡笔画出来的院子和房子,傍海而居,拙朴生动,稚趣十足。你人尚未踏进小院子,一抬头,看见门楣上书两字:勿忘。心里动一动。进来,扭转身,看到反面书的竟是:记得。
你要杯白开水,或劈开一只椰子,坐在屋内,或坐在屋外,都行。眼中的一切,都是斑驳得恰到好处的。海风吹来,拂动起挂在屋旁的破渔网,你仿佛也就要出海去了。
十日谈 风景这边独好
明起刊登一组《我与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