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妈做的棉鞋,无论多么新,我们都叫“老棉鞋”。
主要是姆妈做的棉鞋,式样不变,几十年一贯制,就是那种老式的、两爿头的“蚌壳棉鞋”。我们多次向姆妈提出,能不能给做一双“北京棉鞋”,那种有鞋舌的、可以缚带子的棉鞋。姆妈说:“要问人家讨鞋样,忒烦了,还是蚌壳棉鞋穿穿吧。”
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姆妈做的蚌壳棉鞋,穿在脚上是很适意、暖热的。姆妈做棉鞋,鞋面并不讲究,要么是一般老布,要么是灯芯绒,黑的,咖啡色的,都可以;但对棉鞋里子,姆妈很考究,要拣绒布,甚至骆驼绒来做。我问姆妈为什么,她说:“棉鞋要的就是暖热,鞋肚里料作一定要厚、要软;鞋面差一些倒没有关系。”
老实说,我们对姆妈做的老棉鞋,并不很珍惜,这点想来就内疚。有时把棉鞋穿到学校里,见了足球脚痒,不管三七廿一,撩起脚来就踢,踢得狠了,就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蚌壳棉鞋不缚带,鞋口比较松,一脚踢出去,球没有踢远,棉鞋却在半空中飞得老远,给同学看到了,笑痛肚皮;二是蚌壳棉鞋当中那条筋,姆妈缝得比较松,有时踢狠了,那条筋就会脱线脚,当场豁开。傍晚拖着鞋皮回到家,叫姆妈缝一缝,姆妈一边穿针引线,一边总是叹气,说:“你们两只铁脚,我吃不消。”
老棉鞋是布料,鞋底尤其磨得快。姆妈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做鞋,有时就让我们把鞋拿到摊头上,请老皮匠敲鞋桩。鞋桩一上,起码又可以穿两个冬天。有时面子旧了、破了,棉絮露出来,我们还在穿。这时,脚上这双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