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年一样,今年端午节前一个星期,母亲来电话让我们去拿她包的粽子。过了甲午马年,母亲已经虚岁93了,一个93岁的老人,还能包粽子,这在不少人看来简直是奇迹。
母亲很能干,包粽子对母亲来说则是小菜一碟。我们从小就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包粽子是在1958年。那时的端午节气氛很浓,后来由于三年困难时期,母亲就再也没有包粽子了。1997年,我搬离了老屋。第二年端午前一天,接到母亲电话,让我去拿母亲包的粽子。自行车刚骑到弄堂口,我就闻到粽子的香味了。桌上的粽子,只只挺括饱满,箍着粽子的线,将粽子的三只角勒得像刀锋一样,棱角分明,我试了一下,粽子掉在地上,竟然没有散开,这么多年母亲没有包过粽子了,再试锋芒,宝刀依然不老!尽管我刚吃过中饭,可见到粽子,食欲大振,我立马吃了一个,肥肉油而不腻,精肉一丝一丝而不嵌牙缝,糯米发得恰到好处,多年来没有吃到过如此美味的粽子了。1958年至今,时光过去了40年,77岁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而我自己也已经是半百之人了。以后差不多每年端午,都会到母亲那去拿上几个粽子。后来渐渐发现粽子的三只角没有那么锋利了,裹粽子的线也有点松了。毕竟,送走了一个个端午,也迎来了母亲90高龄。
我们兄妹处于两难之中。说实话,母亲包的粽子很受我们的欢迎,即使平时不喜欢吃粽子的女孩子,也都爱尝一下。让90岁的老人再去包粽子,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可是到了端午,总是有母亲的电话,让去拿粽子。拿吧,实在有点汗颜,不拿吧,母命不可违。我说,我去实地考察母亲包粽子的情况再说吧。不大的灶披间(厨房间),塑料盆里浸着粽叶,两边的凳子上放着各种馅,有肉,有赤豆红枣,腿上搭着裹粽子的线,一切摆放得井井有条。母亲包粽子笃悠悠,虽然没有当年的速度,但是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风采。母亲包粽子,我根本插不上手,母亲不要我帮忙,说我越帮越忙。于是我还是像40年前一样在边上看着,看得出,母亲很享受包粽子的过程。当教师的侄女发短信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说:“能饭!能饭!”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既然母亲觉得喜欢,既然母亲觉得包粽子是件快乐的事情,很有成就感,我们为什么反对?
只要是母亲包的粽子,就一定是天下最好吃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