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3-2014年,上海市青少年科学院招收小研究员115名,17个区县分院共招收学员1678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共选拔了26个创新项目再次进入复旦、交大、高新企业等各培养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区县分院开展创新课题培育945项。
活动现场,记者发现,青少年们的发明大多源自生活。如康宁科技实验小学三年级李妍彤从家务中发现,橡胶手套并不方便,于是她将刷子、海绵等不同清洁材料“贴”在手套上,发明了“实用可换型万能手套”;上外附中徐子航从电费账单联想到建筑耗能,经过一番研究,研制了新型气溶胶复合涂料,为建筑“穿上”节能外衣;交大附中魏喆沁一直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她改良过制图尺,发明过逃生花架,研发过智能停车系统等等……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表示,一些孩子的研究方法和水平已经接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他们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最终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科学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