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福金
清夏,去连云港云龙涧景区,终点目的地是田横岗。
田横史上有名,他属抗秦义军。其时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田横自立齐王。后刘邦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田横不愿向刘邦称臣,率五百壮士渡海到达云台山中部,在孤峰独秀的隔峰山上,垒石成城。此城依山峰之势,三面壁立,俯临深壑。可谓山险人壮,得地利人和。然天时在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邦自然容不得田横占山独立,一面派军攻打,一面遣使劝降。田横虽知山险可据,但也清楚被困日久,自己和手下弟兄没有一个能存活的。他便带领两随从去面见刘邦,毕竟忍不得愧,受不得辱,途中自杀了。
乱世之中,总有胸怀大志者,能率众揭竿,逐鹿中原。但最终皇帝只有一人可做,那失了势的,除非甘愿屈膝归顺,剩下便只有死这一条路。死便死了,亡就亡了,历史总是为成功者而书写的。田横的声名却因他死后的奇事而传扬:他的两位随从因将田横的首节送给刘邦而被封将军,这两位将军为田横下葬后,便自刎于墓前。两将军忠心旧主,义气动人,更奇的是据山的五百壮士,听到田横死讯,竟齐齐地集体自杀了。
悲哉壮哉,田横倘有德能,又如何落到国破逃窜?田横倘无德能,又如何得众多壮士随他慷慨赴死?
五百壮士舍身之处,便是田横当初立营之城,为纪念田横与他的五百壮士,后称田横岗。
田横的故事,早就是知道了的,自不必听人介绍,车行途中,在一条镇街上拐一个弯,却听当地朋友指着一片有树有田的普通乡野,说到了一个极引人的地名:藤花落。
原来,这里便是藤花落遗址,距今四五千年前龙山时期的古城。
车在不远处的崇善寺停下,山门前有两棵古银杏树,千年的银杏自然不及数千年的古城久远了,于是便在古树边听有关藤花落遗址的介绍。
龙山时代的城址现在并不鲜见,但那些城址大多只发现了城墙和城濠,城内遗迹保留很少。一般作为城址的地点,地理位置较好,随着时代的推移,后继文明替代了前期文化,原貌难得复见。藤花落古城却不知何因早早废弃了,所以城内的景观保存较好。
遗址上发现奠基坑、灰沟、道路、房址、水稻田、石埠头等多种遗迹。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以及炭化稻米等各类动植物标本。
说实在的,我到过的古遗址不少,也看过不少实物,知识是丰富了,但兴趣并不大。如果说要留下什么印象的话,往往是那物具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比如古城发掘出来的陶器,那陶鬶、陶罐等,能让人想到制作者会是怎样一个有着艺术素养的匠人呢。
特别感兴趣的还是“藤花落”这个名称。听说当时参加考古的专家对遗址有命名“中云遗址”的,有命名“诸朝遗址”的,倘真是定了那样的名称,我大概很快就连这古城遗址一起忘了。偏偏其时有人随口让跟着考古人员做服务的文化站原站长也提提,站长说出了“藤花落”,立刻得到了一致叫好。于是,这里便成了藤花落遗址。
有知情人说,老站长喜欢创作,常会来寺庙走一走,寺院里攀有紫藤,暮春季节,紫色蝶形花冠,随风飘落,那意象绕缠在站长的心中,这才有了十分艺术性的命名。还听说老站长一生创作民间故事,足足有一麻袋手稿,但只有这“藤花落”获得成功,并传播至世界。
优哉美哉,藤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