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孟侯
对老一辈中国人来说,“让我们荡起双桨”似乎是很幸福很陶醉的事。可我却以为:在海边的小码头上,在小舟的船头,荡着我们的双腿,溅到一点水,却不完全浸到水里,是一件特别惬意的事,既有腾空的感觉,又很踏实。
于是,在装修我家的客厅时,我特意设计了两条镶嵌在墙上的搁板,专门摆放那些荡着双腿的小艺术品。日子多了,搁板上便热闹起来……
那个陶器的男性土人,是我在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看到的,本来是一男一女两个。我却执意要单买那个男的。主人摇摇头。我劝他说你们到上海来做展示,脑子可以灵活些,可以再给她配一个男士嘛。主人想了想终于同意拆对卖。当我把“他”带回家放到搁板上时,才觉得有些残忍,这个小伙子一定天天想着“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那个泥塑的小男孩是我在北京王府井新东安市场买到的,他的肚兜里装着几个小西瓜,虽然没熟,但他喜笑颜开,充满童趣。做这个泥塑的女士不是美术院校毕业的,而是来自哈尔滨的民间艺人刘俐。我每年到北京,总要到她那里去买几件她的泥塑作品。两年前我又到北京王府井,却不见了她的踪影,可能是王府井的摊位租费实在太高了吧?
木头的匹诺曹是我在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外面的小店里买的,只花了2欧元。我问摊主:不会是中国产的吧?他说:意大利。我想如果我在意大利买个中国产的小摆设带回去,真有点二了。
那两个一黄一蓝的木头鸭子,探头探脑的模样,似乎在岸上察看下面水塘里是不是有鱼,时刻准备跳到河里饱餐一顿,神态非常可爱。那是马来西亚的小艺术品。
那两个小小的水手是用树脂压制的,不能算艺术品。哥俩在河边荡着腿,看来准备来一顿野餐。看看,一个正准备把身上背的缆绳解下来,一个左手提着钓来的三条鱼,右手一瓶酒,兴致勃勃。
那几个荡着腿的木头动物工艺品,都是非洲手工:犀牛、长颈鹿、斑马和狮子。这些动物本来是四脚落地的,不会站立行走,可是把它们塑造得荡起两条腿,另外两条腿举着抬着,就很诙谐了。它们都是我在南非带回来的,已经忘记了价格,反正不贵。
那个木头的嵌铜的小猫咪是泰国出品的工艺品,在我的两条搁板上,唯有它不是把两条腿荡下来,而是把尾巴挂下来。难道它在游水之前试试水的温度?其神态非常调皮。
我嫂子听说我喜欢特殊的荡着腿的艺术品,特地为我雕塑了一件石膏的小天使……
如果你家里没有搁板,就不能摆放荡着双腿的艺术品。还有,即使有搁板,荡着腿的艺术品也是不容易收藏到。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