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本版列表新闻
~~~如何看待古建移动?艺术何以不掉色?
~~~如何看待古建移动?艺术何以不掉色?
~~~如何看待古建移动?艺术何以不掉色?
     
2014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岁老屋不伤筋不动骨地“走动”
如何看待古建移动?艺术何以不掉色?
刘艳丽 钟媚
建于1930年的上海音乐厅,2003年向南移动60多米
上海音乐厅金碧辉煌的穹顶
上海音乐厅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的西方古典风格建筑
  ◆ 刘艳丽 钟媚 文/摄

  历史保护建筑整体移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比如上海最近就把正广和大楼平移了38米。但如果这是一栋艺术范儿十足的宝贝疙瘩呢?古建筑移动仍是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如何让动辄百岁数百岁的老屋子不伤筋不动骨地“走动”,甚至在滑移的过程中还能顺便“强筋健骨”?

  建国以来,老建筑常常被挪地方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古建筑的移动经常发生,去年底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78岁正广和大楼平移了38米,被称为“上海史上最大的平移工程”。如今,这栋红底白格的六层大楼——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又在通北路济宁路路口临街翼翼临风光采照人了。

  不仅上海,就连僻在云南剥隘的粤东会馆、粤西会馆、江西会馆等6栋保护文物建筑也因为白色水利枢纽的兴建而迁移到了新地方——10公里外的甲村。 

  你可曾知道,新中国最早搬家的古建筑是中南海里的清音阁、云绘楼。1953年,北京市建设局打报告说:“云绘楼及清音阁原地基,政府需用甚急。”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建议保留,获周恩来总理首肯。周总理还亲自与梁思成一起到陶然亭选址。次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例被完整搬迁的古建筑,云绘楼和清音阁便被迁出了中南海,落户陶然亭。

  世界上的著名古建命运也差不多

  不仅中国,世界上古建易址也时有发生。1959年,埃及准备修建阿斯旺大坝,尼罗河谷里的阿布辛贝神殿等古建筑有可能被淹。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努比亚行动计划”,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被仔细地分解,然后运到高地,再一块块地重新组装起来。这次行动共耗资八千万美元,其中有四千万美元是由50多个国家集资的。因为这次行动非常成功,经验被进一步放大,挽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遗址、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都用上了;并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还以此经验为依据起草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协定。于是,我们今天依然能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神殿。  

  原来,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圣坛上供神是在一个幽深的岩洞里,三千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相关的知识,按照拉美西斯二世的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神庙奠基日10月22日,旭日的金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两次穿过深60米的庙廊,依次披撒在神庙尽头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照射时间长达20分钟之久,神殿此刻忽然灵动、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然而神殿迁移后,虽然当代已拥有精密的天文仪器,却使阳光进入的时间延后了一日,而且照射神像的时间也不同,还将光明撒到沉睡千年的黑暗之神身上了:我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玲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2014上海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专版
百岁老屋不伤筋不动骨地“走动”
地已易,艺焉附,气韵在否?
建筑创意源于生活环境和自然人文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B03百岁老屋不伤筋不动骨地“走动” 2014-08-02 2 2014年08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