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瓜熟蒂落得逞时
数九天,时令有时会遭遇人为因素,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百姓不堪“秋风”苦,而包氏夫妇办完“40大寿”,满面“春风”,得意洋洋。收到的礼金,每份金额虽不高,但份额两千多户,积少成多,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数字,除去“流水席”的开支和寻找靠山的投资,猛发了一把。一枝花颇有经济头脑,点滴不漏,钞票放在家里不牢靠,悄没声地到了租界银楼,把现钞换成“黄鱼”保值(十两金条叫“大黄鱼”,五两以下的金条称“小黄鱼”)。尝到甜头,欲壑难填,接着又盘算起来,如果为女儿提亲成功,开春就举行婚礼,发红帖,再捞上一票。对这桩预谋的亲事,虽未征得女儿的同意,但她已有了八九成把握,不是嘛!“看戏”、“拉琴”、“唱歌”,这一切都表达了她的意愿,瓜熟蒂落,到了父母做主的时刻了。当她对丈夫和盘托出她的打算,包兴旺听后显出犹豫不决的神态……
“哪哪?侬嫌钞票太多了是吧!”
“不不不,钞票当然越多越好,发红帖,办喜事,我是赞成的,不过……”包兴旺委婉地说,“我觉得提亲前,要问问雯馨是不是同意?”“伊拉两个人一道看戏,大珠拉胡琴,伊还跟着唱歌,情投意合,苗头已经轧出来了,多问得咯!”
“万一伊不同意,脾气犟来些,惹得老毛病发出来,吃伊不消。还是问问吧!”
一枝花十分自信,说:“哪里个小姑娘不怀春?只是闷在肚皮里不响吧!亲事父母说了算,当年不是我爷娘一句闲话,就嫁把侬这个小摊贩哪!?”
包兴旺默认,不言语了。
清晨,梳子嫂提着刨花水罐,来到包家,为一枝花梳头,动作麻利,双手灵巧,一边梳头,一边交谈,一枝花请她出面保媒,梳子嫂高兴地问道:“好哇!喜事,你为闺女选中哪家少爷?”
“不是啥少爷……是我伲车夫。”
“老杨儿子——大珠呀,这小子好福气!”梳子嫂知根知底,顺势附和,“哎哟!老板娘重人不重财,眼光准足,大珠聪明,卖相又好,日后在你调教下,定有出息!”
包德彪正对着大橱穿衣镜着西装,打领带,准备出门,听了她俩的谈话,从中轧一脚:“阿娘,侬给阿姐说亲,我也想请梳子嫂做媒。”“侬阿是看中那个胖得像猪猡一样的姑娘?!”“不是咯,我搭伊早就断脱了。”
“先把你阿姐的婚事搞定,侬的事体朝后放放。”“阿姐是侬生的,我也是侬生的,为啥我的事体朝后放?侬偏心!”
“偏心又哪能哩!”一枝花白了儿子一眼。
梳子嫂一旁问道:“小开,你看中了谁哪?”“后浜的巧云,江巧云。”“噢!卖臭豆腐干老江的女儿……”
没等梳子嫂说完,一枝花抢过话头:“瞎七搭八,门不当,户不对,卖臭豆腐干的,穷得嗒嗒滴,把伊女儿娶到家,臭气也带来了……不来讪!”刚才赞她“重人不重财”,瞬息变了调门。
“巧云长得漂亮,我就是要娶她。”
“漂亮能当饭吃!?”一枝花埋怨儿子没出息,说,“书读不进,工作寻不着,整天骑着摩托车闲逛荡,保丁呒没当几天,就想讨老婆……你看中,不算数,儿女亲事该爷娘做主!”
“我不要倷做主,要自己看中咯!”“侬看中的,我不答应!”“侬不答应我寻阿爸讲。”儿子不领盆,另辟途径。
“哼哼!”母亲从鼻孔里哼出两声,“侬去寻呀!看看你阿爸听侬咯还是听我咯!”
母子争吵不休,梳头嫂夹在当中,两头劝说,总算把小开劝出门,骑上摩托,一溜烟走了。
说着,讲着,吵着,梳子嫂双手未停息,发鬏已梳成,抹上刨花水,插上一朵栀子花后,赶紧收拾家什,朝门外走去。一枝花赶上一步,塞给她一沓钞票,说:“说媒的事,劳你费心哪,事成,18只蹄髈有你吃咯。”
“放心吧!这门亲事包在我身上啦!”
梳子嫂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她揣起钞票,不敢怠慢,疾步走出,还有石库门两家主妇等着哩,梳头约定在起床后早餐前,必须在这时间段赶到,误了点,主妇不满意,得扣包月钱。唉!挣钱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