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救援仍在积极进行中。昨天,黄金救援72小时刚过,刚刚离开地震重灾区的李克强总理就电话询问救援情况,并要求“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威胁仍在,截至今天上午10时,红石岩堰塞湖最新水位1233米,距离坝顶30多米。救灾物资仍源源不断地向灾区运送,今天龙头山镇最大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有望喝上净水。
堰塞湖排险方案:泄流+爆破
位于鲁甸县和巧家县交界的红石岩村堰塞湖的情况牵动人心,一旦溃坝决堤会淹没下游至少17个村庄,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今天上午,记者连线地震抢险指挥部获悉,目前堰塞湖水位上涨的速度明显下降,总体情况可控。昨晚堰塞湖排险实施方案已经最终确定,将采取开挖泄洪槽和爆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险,预计一周后排除险情。
据在堰塞湖现场的全面勘查表明,红石岩堰塞湖位于距红石岩电站大坝下游约600米处,堰塞体高83至96米,顶宽75米,底宽上游一侧286米,下游一侧78米,堰塞体大约1200万立方米,最大库容2.6亿立方米。
截至昨晚,武警水电部队已将4.6吨炸药运抵红石岩村堰塞湖堰塞体顶部,待命爆破。考虑到下游村民安全,可能会采取开槽泄流结合爆破的形式。
按照工程应急排险的基本方案,将以最快的速度在堰塞体底部开挖8米的泄流槽,完成后视情况做进一步处置,以降低水位。武警水电三总队七支队总工程师覃壮恩表示:“开挖泄洪槽大约需要300多台套大型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开到堰塞体坝顶实施作业,还需要修建一条3公里的辅路,大约需要两天可以修完。”
目前,指挥部正全力采取一切应急措施,比如让曲靖夏邑县的一座水库下闸拦截上游湖水,最大限度减少进入堰塞湖的流量。紧急协调堰塞湖下游的两座水坝,加大下泄流量,尽量留出库容。
最大安置点有望今天通水
记者上午从抗震指挥部了解到,重灾区龙头山镇的安置点今天有望通水。目前龙头山镇最大的安置点灰街子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已经达到了3千多名,昨天傍晚受灾群众正在帐篷边熬粥和烧水。安置点的条件有了一些改善,每人每顿一瓶矿泉水和一桶方便面。昨天开始有志愿者在这里做菜,菜是部队运进来的,有茄子和南瓜。
在安置点南侧墙角处,有两个大的储水罐已经可以接水,水由当地一家矿泉水企业提供,但水量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尽早通水。昨晚,由云南建工负责的居民安置点水管铺设工程已经完成,预计今天开始供水。水管的水源是距离居民安置点400到500米的龙井河,灾区紧急调来了全套的净水设备净化水质。通水之后,每天能至少供应500吨水。
另,震中地区龙头山集镇骡马口、光明村、翠屏集镇以及火德红乡小学等集中安置点均已全面恢复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