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空前惨烈的淞沪抗战打响了!当时守卫上海的中国陆军,在闸北打得日军节节败退,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就用大炮向岸上轰击,以配合日军地面部队作战。于是,拼尽全力炸毁日本军舰,就成了中国空军刻不容缓的任务。
龚颖澄投弹炸敌舰
战事爆发前,中国空军第二大队驻守在安徽广德机场待命。淞沪战役打响后,空军第二大队就接到了轰炸日本军舰“出云”号的命令。“出云”号是日军在上海的最大的一艘旗舰。大队长张廷孟和副大队长孙桐岗,马上制定作战方案,决定由第9中队队长谢郁青率诺司路浦轰炸机9架,前往上海杨树浦轰炸公大纱厂,第11中队队长龚颖澄也率9架诺司路浦轰炸机,飞往长江口,轰炸日本第三舰队与“出云”号。
1937年8月14日上午8时40分,18架轰炸机分成两大编队,掠过宽阔的太湖水面,直飞目的地上海。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一期的龚颖澄,在心里反复默念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不让长江口的日本军舰发现,他算准航路,先从扬子江上空出海,成功越过日本第三舰队上空,飞抵黄浦江上空。龚颖澄钻出云层,发现江面上满是日本兵舰。他当即对准最大的那艘,扔下一颗500磅的大炸弹,敌舰甲板上立即燃起熊熊烈焰。其他兵舰上,也同时响起了天崩地裂的爆炸声,顿时火光冲天,炸得日本鬼子措手不及,鬼哭狼嚎。龚颖澄和战友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升高穿云胜利返航了。
与此同时,第9中队谢郁青所率的9架轰炸机,飞抵杨树浦上空后,对准公大纱厂也是一阵猛炸,炸得日本鬼子不知所措,抱头鼠窜。
首战得胜,凯旋!当天中午,18架诺司路浦轰炸机全部安全返航。飞行员们兴奋地向张廷孟大队长报告执行任务的过程,张大队长笑着说:“你们快去吃饭,饭后还有任务。南京已经接到上海方面的报告,知道你们这次干得不错。下午的任务,等你们吃完饭以后再讲。”大家边吃边谈,有人说:“下午出击,最好把炸弹抓在手里,直接放进‘出云’号的烟囱里才好呢!”此言一出,引起了哄堂大笑。
顾兆祥勇炸军火库
下午,龚颖澄和谢郁青仍各自率领9架诺司路浦轰炸机飞往上海,轰炸杨树浦码头的日本登陆部队、军火库和其他军事设施。当第11中队的诺司路浦轰炸机飞抵上海汇山码头上空时,谢郁青发现,飞机下面有黑云,机身也出现了异样的震动。原来,上午挨了炸的日本鬼子,下午有了准备,开始用高射炮对空射击。龚颖澄和谢郁青当机立断,让大家散开,各自寻找目标。激战中,我空军勇士越战越勇,全然不顾敌人的炮火有多么猛烈,大家在火网里穿梭,把复仇的炸弹扔向日本军火库、仓库和高射炮阵地,浓烟滚滚,烈焰熊熊,爆炸声中夹杂着日本鬼子的鬼哭狼嚎。
站在上海市区高楼顶上观战的老百姓,望着杨树浦方向的冲天烟火,都忍不住拍手叫好,有的还唱歌喊口号。这时,顾兆祥把目标锁定在一幢红顶楼房,他欣喜地对同机的叶云乔说:“我们的航图没错,这就是日本人的军火库,我要投弹了。”“好!”谁知就在那一瞬间,“咚”的一声,飞机剧烈地晃动了起来。糟糕,飞机被高射炮打中了!顾兆祥抱着与敌人军火库同归于尽的决心,继续朝目标飞去。这时,敌人的高射炮再次击中了飞机。顾兆祥冷静地调整了油门,拉高机头,叶云乔的机枪瞄准红房顶一阵猛扫,顾兆祥抓住时机把500磅大炸弹扔向红房顶。随着火光冲天的大爆炸,两人会意地点了下头,升高后调整航向直飞虹桥机场,平安地回到了地面。
奉命轰炸杨树浦的谢郁青,不但遭到了日军地面部队的炮击,还遇到一艘日本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驱逐机的威胁。这艘航空母舰是下午刚调来黄浦江的。但谢郁青他们仍冒着危险,完成了轰炸任务。傍晚,龚颖澄和谢郁青率领着队友们回到广德机场时,发现回来只有16架飞机,每架飞机上都是弹痕累累。经查,顾兆祥和祝鸿信的两架飞机还没有回来。大队长心里很着急。后来接到上海方面的电话,才知道顾兆祥和叶云乔已降落在虹桥机场,人机平安。但另一架轰炸机的驾驶员祝鸿信到哪里去了呢?
祝鸿信带伤返机场
原来,祝鸿信和后座机枪手任云阁,在杨树浦完成投弹任务后准备返航。祝鸿信忽然听见机舱后面响起了枪声,起先他以为是机枪手任云阁在向地面敌人扫射,但马上发现一架日本驱逐机正在向自己的飞机开枪。他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只见任云阁脸色惨白,抱着机枪枪托,已经不行了。这时,敌人的飞机正对着祝鸿信冲过来,一枪击中了他的右肘,子弹由手背穿出,鲜血直流的右手已无法操纵油门。他用尽全力把驾驶杆一拉,脚用力蹬舵,飞机猛地侧向一边,总算躲开了敌机的再次扫射,迷迷糊糊中飞向虹桥机场。比他早一刻降落的顾兆祥和叶云乔,马上向祝鸿信的战机飞奔过去,把祝鸿信和任云阁从飞机里救了出来。他们发现,日本鬼子的一颗开花弹打中了任云阁,子弹由背后射入,前胸被炸开一个洞。看到出发时还生龙活虎的任云阁,此时却毫无生命迹象,顾兆祥泪流满面。下午,随副大队孙桐岗出战的李传谋,驾驶着1408号战机飞抵上海,在低飞投弹轰炸敌兵营和敌兵舰的时候,被敌人的高射炮击伤,李传谋驾驶着受伤的飞机返航至常州时,不幸坠地殉职。
周廷芳智勇驱敌机
故事说到这里,似乎还没有完,因为这天还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优秀飞行员周廷芳在空中“白手驱敌寇”。
当天暮色渐浓时,广德机场上的人们突然发现,天上飞来一架霍克Ⅲ。说来也怪,这架霍克Ⅲ既不落地,又不飞走,而是像表演特技似的在空中不停地俯冲翻筋斗。地面上的人正在纳闷的时候,忽听得空中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飞机引擎声,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大,只见云层里钻出来6架双引擎的大飞机,紧接着又来了3架。这时,霍克Ⅲ犹如发现猎物的兀鹰,转身就向那群大飞机冲去。这时机场上的人才意识到,大飞机是日本轰炸机!
原来,驾驶霍克Ⅲ的是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生周廷芳,执行任务后,在飞返南京的航途中,发现9架日本重型轰炸机。周廷芳想与敌人再干一场,却发现机枪里没有子弹了。他转念一想,前面就是安徽广德,敌人肯定是去偷袭广德机场的,如果机场被炸,那损失可大了。于是,周廷芳立即升高钻云直飞广德。到了广德机场上空,发现机场上停满了刚从上海完成任务后飞回来的诺司路浦轰炸机,地面上全是人。他实在无法落地,只能在天上示警,做出种种惊险动作,并竭尽全力驱赶敌机。经霍克Ⅲ在天上这么一搅,原想偷袭广德机场的敌机,部署被打乱,只得仓促投弹,结果炸弹都投到机场外面去了。幸亏周廷芳奋不顾身及时相救,才使广德机场和诺司路浦轰炸机免遭重创。
晚上,又传来了好消息,妄图偷袭广德机场的那9架日本九六式重型轰炸机,在返航途中,居然集体撞山。原来这9架敌机,在广德上空被周廷芳搅得意乱神迷,匆匆忙忙扔下炸弹后,惟恐我空军追赶,在夜幕中穿云而逃。本应飞越钱塘湾再出海,他们却想直飞台湾。刚刚飞过兰溪,就降低高度出云,岂知云里却是大山。就这样,一架又一架飞机相继与浙江东部括苍山脉的群山相撞。
“八一四”,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天呀!据当时的报纸报道:8月14日上午10时30分,我轰炸机6架袭击“出云”号,投弹3枚,两弹落于舰左近处。11时22分,3架轰炸机炸弹命中“出云”号。 摘自2014年第7期《上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