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广州也有租界,不过这租界面积不大,只有一个公园大小,“沙面”是也。
它在珠江边上,从名称看,这应该是一个沙滩,或者沙洲,在它与外面马路之间有一条小河浜(广州话叫“涌”)隔开,因此沙面也是一个岛,有两道小桥过去。七十多年前,我小时候在广州,大人常常带我过桥到沙面,坐在岸边的长椅子上看珠江江景,看轮船来来往往,也像过去在上海外滩公园看黄浦江差不多。
沙面可分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在珠江边上,完全是一个公园,古老树木一排过去,郁郁葱葱,树下有一张张长椅子,供游客坐着看江景。后面部分,也就是靠外面马路的部分,全是高大洋房,都是外国的银行、洋行、外国医生诊所等等,我们不到那里去,只在前面部分看江景。这沙面是英法租界,我看到有印度巡捕走来走去。
沙面外面的那条马路叫“六二三路”。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奇怪的路名呢,原来这条路是纪念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的。
大家知道,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
6月份,香港和广州的工人响应上海工人罢工,联合起来也发动了省港大罢工。大批香港工人到广州来和广州工人一起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
6月23日这一天,省港罢工工人举行示威大游行,中共区委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也参加了。下午两点多钟,当游行队伍来到沙面前面的沙基时,沙面的英法兵士竟开枪打死打伤游行群众,于是造成“沙基惨案”。为了纪念这件事,后来修建了这条“六二三路”。
如今沙面真正成为沙面公园了。多年前我去广州,曾到那里旧地重游。只觉得有一点煞风景,就是沙面的右方造起了宏伟的白天鹅宾馆,把那一边的江景挡住了,也就再看不到船只“远影碧空尽”,也不见珠江“天际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