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近现代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新中国的最高价值取向。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随着近现代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志。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国人历史典故中“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诺千金”和“善人者,人亦善之”等,都在当下获得传承与创新。
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间的互动,在中国已延续数千年。例如张骞,凭借着“爱国”的信念,甘为匈奴10余年俘虏,以一己之力“凿空”,开辟丝绸之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的奋斗中,三者间互动达到更高水平。新民主主义革命高举的就是“民主”与“自由”两面大旗。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确立了“自由”观念,也意识到,没有“平等”就没有市场经济,人的“诚信”至关重要。
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是“全部社会关系的主线”,缺一不可。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价值观念支撑。(刘少华 转自今日人民日报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