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美吟和十二钗
戴萦袅
  戴萦袅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写道,农历七月,林黛玉命丫鬟取来菱藕瓜果,又摆上龙文鼒焚香。时值中元节前后,“家家都上秋祭的坟”。贾宝玉见了,还以为黛玉在私祭父母。

  黛玉缅怀的,是古代的五位美人:西施、虞姬、昭君、绿珠和红拂。这《五美吟》中的美人,西施并未被正史记载,红拂更是小说家杜撰的人物。五位命运坎坷的红颜,乍看与《红楼梦》中人非亲非故,但如果细细推敲,黛玉祭奠她们,并不唐突:她们应该属于“薄命司”,是“金陵十二钗”的“前辈”。她们的性格和命运,也与十二钗互相照应。

  黛玉认为,虞姬感项羽之恩,自刎于帐中,“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气节和忠贞,为后人传诵。而黥布、彭越归附刘邦,身为猛将功臣,不得善终,只能让人扼腕。

  歌姬绿珠美貌多才,据明末清初的学者屈大均考证,她是第一个能作诗的粤女。相传,她曾作《懊侬》歌,感慨王昭君的际遇。石崇因宠爱她而得罪孙秀,受诬被捕,绿珠当即坠楼而死,是一个以性命报恩情的刚烈女子。

  巧的是,黛玉以诗才问鼎大观园,她的名字与绿珠暗暗相对:黛玉本为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宝玉)灌溉之恩,相随下凡,欲用一生的眼泪来回报。《绿珠》一诗颈联“都缘顽福前生造”,似乎影射了木石之盟。更巧的是,宝玉幼年骄纵顽皮,人称“混世魔王”。而石崇,虽然敏慧多才,但贪婪奢侈,他与贵戚王恺斗富的故事更是臭名昭著。《世说新语》还称,石崇宴客,客人如不将酒饮尽,便要杀死劝酒的美人。这般行径,是如假包换的“魔王”了。

  红拂以美艳、慧眼著称,《虬髯客传》中,她被李靖的言谈、气度折服,抛下尸居余气的权臣杨素,夜奔李靖,堪称“女丈夫”。明末李玉的戏剧《麒麟阁》,还在红拂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名为张紫烟的歌姬。她得知秦叔宝有难,就盗走令箭,乔装来到军营通风报信,助他逃出潼关。

  《红楼梦》中,贾雨村落魄时,甄士隐的丫鬟娇杏,因为好奇,多打量了他几眼,便令他狂喜不已,以为是红拂再世。所以,他对娇杏念念不忘,做官后便纳她为妾。可见红拂、紫烟这两个女性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甲戍本脂批也数次提到“近日小说中,满纸红拂紫烟”。

  金陵十二钗中,能与红拂比肩的,当推王熙凤。凤姐儿从小被当作男孩教养,“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长大后更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是女中伯乐,一眼看中了被埋没的伶俐丫鬟小红,对宝钗、黛玉的优缺点都能洞悉,对兴利除弊的探春,更是惺惺相惜。可惜,这样的女子,因为不知书,难以通达至理,所以她能知人,而不能自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西施这悲情王妃,让人联想起贾元春。越女西施在吴宫“空自忆儿家”,而贵为贤德妃的元春,久陷深宫,也只得“望家乡,路远山高”。唐宋时期,一度流行西施与范蠡归隐、泛舟五湖的说法。杜牧和苏轼的诗词,也使这种恬淡、美好的结局广为流传。明代的杨慎提出异议,引用《墨子》和《吴越春秋》,以及皮日休、李商隐的诗,例证西施最后被装入皮口袋、沉入水中。与曹雪芹同时代的杭世骏,也在《订讹类编》中,支持了杨慎的观点。

  可见,黛玉诗句“一代倾城逐浪花”,描述的就是西施惨烈的下场。颇有新意的是,黛玉认为效颦的东施并不可笑,反而因为容貌寝陋,得以“头白西边尚浣纱”,安度晚年。元春最后“恨无常又到”,“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倒不如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做个村姑,自在余生。

  远嫁和亲的昭君,似乎和探春有不少共通之处。同样资质出众,运命偏消。风光的远嫁背后,是无尽的嗟叹和辛酸。黛玉别开生面的一句“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不恨毛延寿贪财,也不怪汉元帝荒淫,只是感慨,为什么要凭一张画像,决定宫女的命运?而王熙凤也在暗暗担心,探春的婚事,会为庶出的身份所累。画丑的肖像,和庶女身份,都是瑕不掩瑜,可偏偏就有人难以看透,空留遗珠之憾。

  值得一提的是,《史记》并未言虞姬自尽,《汉书》和《后汉书》并无毛延寿画像之事。霸王别姬和昭君出塞的故事,极有可能经过艺术加工。兴许,黛玉并不是“胶柱鼓瑟”的人,所以被这些以讹传讹的故事感动。更有可能,这些加重了悲剧色彩的故事,表现美人的性格和气概,堪称金陵十二钗命运的先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世界别处/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线路优荐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五美吟和十二钗
贺董鼎山先生创作生涯七十五年
怀念父亲刘子毅
消夏曲
霓裳羽衣一生情
观心谣
运斤成风
游鱼出听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五美吟和十二钗 2014-08-26 2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