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表面奢侈
高兴
  高兴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奢侈品鉴宝会。不知您参加过没有?

  带您见识一下?

  据央广报道,近日,一时髦女子在北京参加一场奢侈品鉴宝会。当现场设摊的鉴定师认定她的手包是真货,但不是奢侈品时,那女子居然隔衣将内衣脱了下来,让鉴定师检验。尴尬的鉴定师无奈在众目睽睽之下,鉴定了这件带着体温的内衣,认定是奢侈品后,那女子才离开……

  要是没有图,我几乎很难相信:一位女士,居然可以当街宽衣解带,只求一句“您用的是奢侈品”。

  我不知,那位“拎着内衣”离开的女士,当时是什么心情?是庆幸,还是悻悻,还是愤愤,还是满足。至少在绝大多数网友看来,这是为了虚荣不要底线。

  其实,我更想问:是谁造成了这种可笑又浮躁的一幕?

  不想多评说奢侈品,以及奢侈品是否真会带给一个人的改变。只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的观察:“在我看来,现在中国大街上的LV比马路上的塑料袋都多。你看看上班高峰的地铁上,挎LV的人,从LV里拿出一个肉包,一根黄瓜,一只鸡蛋,一袋牛奶。这LV与以前的塑料袋有什么区别?”

  似乎,不拎着这样一只奢侈品包包,不穿着一件奢侈品胸衣,腰就直不起来了,胸就挺不起来了。想想网络上,像郭美美这样炫富的人,都能红极一时,我们的社会到底得了什么病?还真是“包”治百病?

  举办奢侈品鉴定会这样的活动,无意之中也在助长这种浮躁的社会风气。而且,从现场照片看,摆个摊头(测个血压、办个宽带还差不多)来搞鉴赏奢侈品,本身就是对奢侈品的一种误读。再想想,有多少人在真正研究那些所谓的奢侈品的历史、设计、质量、营销、服务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奢侈,永远不在外表,更不需要去鉴定。人最大的奢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在我看来。

  学者余秋雨曾讲过一段话——

  身上的文化,首先显现为书卷气。书卷气已经不是书卷本身,而是被书卷熏陶出来的一种气质。大致表现为:衣貌整洁,声音温厚,用语干净,逻辑清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世界别处/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线路优荐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落马官员的政绩观与“风水”观
表面奢侈
《互联网时代》
贪腐不除“豆腐渣”难绝
欲与高天试比高
“拆违热”中需要“冷思考”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表面奢侈 2014-08-26 2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